乾隆时期的和珅,是如何从一个小校尉快速升为议政大臣的?(乾隆王朝和珅升官)

柚子 370

乾隆时期的和珅,是如何从一个小校尉快速升为议政大臣的?

一,乾隆时期的和珅,是如何从一个小校尉快速升为议政大臣的?

和珅原名叫善保,姓钮祜禄氏,对的,就是跟钮祜禄·甄嬛一个姓,入学后改为和珅,取字致斋,为满洲正红旗甲喇人。算起来和珅也是将门之后,他们家老祖宗追随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李霞赫赫战功,获得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职务,和珅的父亲因战功升迁为福建副都统,因此幼年时期的和珅生活衣食无忧,并且和弟弟和琳一起进入咸安宫官学就读。

和珅其实是个学霸,他在师资力量雄厚的咸安宫,凭借极好的记忆力,背熟了四书五经,并且掌握了满汉文和蒙文、藏文,还学会了作诗,更重要的诗,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主要是他父母早逝,让他这个贫困恶心人卑微的学员在等级分化严重、嫌贫爱富的环境里不得不学会察言观色,从而培养出超常的人际关系洞察力,学会了谄媚上官的手段,更锤炼出他不动声色的涵养功夫。

和珅在18岁这年,迎来了他生命中第一个贵人,时任内务府总督大臣的英廉看中了他,将孙女冯氏许配给了他。英廉原本姓冯,氏内务府包衣籍汉军镶黄旗任,此时官居刑部尚书兼户部侍郎和正黄旗满洲都统,担任过《四库全书》的正总裁,在当时是颇得乾隆信任的高官。

这么粗的大腿,给和珅的发迹提供了雄厚的发迹基础条件。和珅二十岁时承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在英廉的帮助下,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就当上了正五品的三等侍卫,得到出入皇宫的机会,经常随从皇帝出巡,就有了跟皇帝接触的机会。

在一次对话中,和珅展露了自己的才华,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乾隆四十年这一天,和珅的一句巧妙回答,让乾隆眼前一亮,便询问了他的家世、年岁等,和珅得体的回答使得乾隆十分高兴,便顺手提拔为乾清门御前侍卫兼副都统,并总管仪仗队。于是,宫中的琐碎事务,膳食差点等都由他管理。从此,和珅在官途上一路顺风,快速升职。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总管仪仗队后的和珅更加谨慎,凭着自己的机灵和察言观色的本事,形影不离地跟随在乾隆帝的身旁,他对乾隆的脾气、心理、习惯等了如指掌,皇帝想做什么,想说什么,他都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不等皇帝开口,他就能吩咐做好,吧皇帝伺候得十分周道。

乾隆喜欢附庸风雅,吟诗作赋,和珅用在咸安宫学会的作诗才能并进一步下功夫学习,于是就有了不错的诗歌功底,经常与乾隆和诗,赢得了乾隆的欢心。折还不够,和珅在古董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乾隆喜欢欣赏古董、对字画、文物和各种工艺品爱不释手,和珅就进献很多的珍品古玩。乾隆崇奉喇嘛教,对佛教经典也很有造诣,和珅也学佛经,陪同乾隆共习佛法。

乾隆早年很注意培养人才,如满旗的军机大臣鄂尔泰,讷亲、傅恒都是乾隆倚重的人物,他们文武兼备,出将入相,对乾隆盛世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当傅恒病逝后,乾隆开始倚重状元出身的军机大臣于敏中,于敏中虽颇能干,但他是汉人,把大清国的全部大权都放在一个汉军机身上,有伤满人的自尊。为此,乾隆一直在物色一个满族人来帮助自己处理日常政务。和珅的斩头露角,令他欣喜不已,决心有计划地把这个青年人培养成可以倚重的得力大臣。

有了乾隆的重视,加上自己的机智,和珅的官途简直就像一条宽阔平坦的大路。他青云直上,步步高升。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做御前侍卫的第二年,和珅被授为户部侍郎。二月,乾隆以平定大小金川、告成阙里为由开始他的第四次东巡。新任户部侍郎和珅打前站,所到之处,一切供奉统由和珅监管。

基于对乾隆的了解,和珅知道乾隆 喜欢讲排场,贪图享受,于是就将场面安排得隆重热烈,乾隆十分高兴,以和珅办事干练为由,在之后很短的时间里,极速提拔:三月,升为军机大臣;四月返京,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副都统,和珅全家从正红旗抬入正黄旗;十一月,授国史馆副总裁,戴一品朝冠;十二月,兼任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接着,和珅又任吏部左侍郎兼署右侍郎,兼任崇文门税务总监,总管行营事务,补镶蓝旗满洲都统。不就授正白旗都统,领侍卫内大臣。

仔细算下来,和珅当上军机大臣时还不到三十岁,年级轻轻就成为参与军国大政的核心人物之一。这样的升职速度在历史十分罕见,用了不到七年的时间,和珅就实现了乾清门侍卫——御前侍卫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户部右侍郎——吏部侍郎兼步军统领——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这样的升迁转变。

其实和珅不仅仅会谄媚,能给乾隆办事麻利,他本人其实也很有才华的,特别是其厉害的语言天赋,精通满汉文、熟悉藏文、蒙语等少数民族语言,他的语言才能帮助乾隆很好地处理了外族的交际事务,稳定了对外关系。

二,和珅政绩

先从一个小故事开始。乾隆退位后依然掌控着大权,嘉庆皇帝和和珅每日向他奏报军国大事,一次奏报到白莲教作乱,乾隆突然喃喃自语,嘉庆皇帝不明所以,却又不敢开口打扰,半个时辰之后,乾隆突然大喝一声,“他们叫什么名字?”和珅立刻说“高天德,苟文明”,乾隆再次静默不语。良久之后,和珅示意嘉庆皇帝可以退出。嘉庆皇帝抬头看乾隆,果然乾隆示意可以退下了。

退出殿外后,嘉庆皇帝依然一头雾水,询问和珅,刚才是怎么回事?和珅解释到,太上皇是在默念西藏密宗的咒语,默念完这部咒语后,只要知道仇人的名字,在心中反复默念对方名字,虽千万里之外也可取对方性命。我刚才说的是两个白莲教匪首的名字。

从上面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乾隆和和珅,几乎已经到了心心相印的地步,双方都不需要语言交流了。

和珅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校尉到位极人臣,原因很多,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

第一是和珅仪容俊美,自身的硬件条件非常过关。长得帅,不一定能升官,但是长得帅的人,一定更讨人喜欢。关于和珅的相貌,民间一直有传说,说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临死时,乾隆抱着她,以胭脂点在她额头,发誓来世再续前缘。而和珅长得和那个妃子一模一样,而且额头也有一颗红痣。虽然是传说,但也可以说明和珅长得是很俊美的。

第二是和珅博闻强记,知识无比渊博。和珅还是侍卫时,乾隆有一次发怒,引用了一句论语中的名言,众侍卫没人接得上,是和珅从容接上。有一次乾隆看书,天色渐暗,由于年纪大了点上灯也看不清楚,和珅就问乾隆读到哪里了,乾隆读了一句,和珅就从这句开始,背一句原文,再背一句注释。一路把整本书背给乾隆听。这样的文化水平,即便是放今天,也是少有。

当然,前面都是铺垫,最关键的,还是下面几点。

第三,他十万分的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且十分善于把握和领导相处的尺度。善于揣摩乾隆心思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像和珅那样做到成为乾隆肚子里的蛔虫,那是绝无仅有的。前面那个白莲教的故事已经说明了乾隆和和珅已经到了不需要语言交流可以心心相印的地步。而且和珅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非常善于把握和领导相处的尺度,从不显露这种小聪明,能够让领导和他相处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反面例子就是杨修,无比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可是最后却被曹操杀了。这就是没把握好度。

第四,和珅非常有能力,而且所有的能力都是围绕为了让领导过得更舒服来服务。和珅最大的能力就是捞钱,但是他捞钱一切都是围绕让领导过得更舒服这个目的。他主动提出议罪银制度,一下子就极大增加了宫中的收入,但是此事的骂名和黑锅,却是他一个人全担了。包括后来的乾隆南巡,也是和珅想尽一切捞钱,既让乾隆玩的爽,又没有让乾隆为钱操心。这种任劳任怨还独自背黑锅不给领导添麻烦的下属,谁不喜欢呢。

第五,和珅非常的知道进退。和珅是个有头脑的人,绝不是什么钱都敢贪。比如朝廷赈灾的灾款,他就不敢动,比如科举考试的专用款项,他也不敢贪。涉及到国家大事的地方,他非常聪明,从不乱来,这是乾隆喜欢他的原因。

所以一个人如果有以上几个特点,哪有领导不喜欢的,哪有不火箭式升官发财的。

三,和珅如何得到乾隆赏识

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历代第一贪官”,往往在影视作品中以“奸诈,虚伪,爱拍马屁”为主,孰不知他也是靠自己的硬实力一步步才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甚至到乾隆太上皇时期,就连嘉庆皇帝都要听他的指令行事,乾隆身边若无和珅在,则六神无主,可见和珅是如何得“圣宠”的。那他为什么能迅速到达这样的高度的呢?

1,学识。

乾隆十五年(1750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和珅后考上咸安宫,他不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

丰富的学识,使他在各种事务中能游刃有余。据说,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虎兕出于匣”来评论一件事情,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有和珅明白了,还启示乾隆要追究看守人的责任,因此被乾隆赏识。

2,长相。

和珅长相清秀,是正宗“美男子”一枚。据记载,和珅“朱唇玉面,有女子像”,而且,他和乾隆似乎还有一段“不了情”。

据《清宫遗闻》和《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做太子的时候,一次因事进宫,看到父王雍正的一个妃子娇艳无比,正对镜梳妆,不禁想和她开个玩笑,于是就从后面用双手捂住了那个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就里,遂用梳子往后击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额头上。乾隆的母后见了,就说那个妃子调戏太子,将她赐帛自尽。乾隆觉得对不住这个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颈上点了一下,悲痛地说:“我害尔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

后来,和珅入宫侍驾,乾隆越看和珅越像那个冤死的妃子,验其项颈,果见其颈上有一红色胎记。叩其年龄,也与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合,正是25年。乾隆愈发吃惊,遂认为和珅就是那冤死的妃子之后身所化。

因此,乾隆倍加疼惜和珅也就不足为奇了。

3,和珅深知乾隆心意。

和珅被乾隆重用初期,确实做过几件令乾隆高兴得事情,比如审判李侍尧,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印象。

和珅知道乾隆深深地爱戴他的母亲,皇太后。所以和珅就竭尽自己的一切解数来讨好皇太后,特别是在皇太后归天的时候,和珅不是像其他大臣一样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而是时刻陪在乾隆身边,痛哭流涕,一连几天,茶不思,饭不想,赢得了乾隆的好感。

综合来说,和珅是一个饱学诗书,善文习武,风流倜傥,心细知人,且恰逢其时的人物。

各种条件都具备了,他不想升官发财都难啊!

和珅身兼数职,而且还都是十分重要的职务,例如: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当然,作为一位“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我肯定还有很多没有说到或者说错的,大家权当消遣看看吧,有不对或添加的地方,欢迎留言哦!


四,和珅是乾隆年间

和坤汉学功底远远超出一般满人,从他理解乾隆说论语的"虎兕出于柙"就能看出。当然能快速升速还主要得益于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做领导想做而不愿或不敢做的事。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乾隆时期的和珅,是如何从一个小校尉快速升为议政大臣的?(乾隆王朝和珅升官)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