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兵器战争中,双方动辄几十万大军,真实性有多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55条回答。
其实,真正的几十万大军参战,在古代也是比较少的。
中国古代几十万大军的碰撞,主要是战国时期。
秦灭六国时,对方兵力为韩国10万人,赵国50万人,楚国40万人,魏国10万人,燕国10万人,齐国30万人。
而秦军兵力一般都大于敌人,比如攻打楚国就用了60万,倾全国之力。
在战国以后,中国战场出现几十万人大战,就不太多了,当然也不是没有。
比如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总兵力实际上只有11万人,曹操只有4万人。
赤壁之战,曹操集中了20多万军队,其中有七八万是刚投降的刘表荆州部队,并不可靠。曹操自己的部队大约十八九万人,其中只有六七万是骨干青州兵。
而东吴则有5万人,其中直接参战的为3万。刘备大约有2万人。
可见,赤壁之战的规模已经是空前的,双方总兵力不超过30万人。
随后的时代中,几十万规模的战役就越来越少。
比如著名的野狐岭大战,这是决定金国和蒙古人命运的战略决战。
金国拿出了30万军队,而蒙古人也倾全国之力拿出了10万。
最终结果是金国惨败,损失了20万,余部溃散。
除此以外,很少有这种规模的作战了。
明代无论是萨尔浒战役、松锦战役,明军不过十多万人,也是用尽全力了。
到了清代,这种情况就更少了。
太平军时代,第一次江南大营战役中,双方也是竭尽全力。
但清军不过15万人,而太平军几乎能上的男人都上了,也不过10万军队。
此战,以清军溃败而告终,但然后收拢了5万残兵败将。
为什么作战兵力会越来越少呢?
主要还是军事科技和军事战术发展的结果。
在秦灭六国时期,军事科技极为落后。当时武器是青铜器,而青铜的韧度不好,所以铸造的兵器不能太长。
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只有0.5米的长度。而勾践剑是国宝级的剑,尚且如此,其他的武器也就可想而知。
在今天看来,就算西瓜刀也可以长达半米,那么勾践剑单挑未必能够打赢西瓜刀。
这还打什么仗?
而当时骑兵也没有马镫,只能在马匹上射箭,一旦肉搏就很容易坠马导致死伤。
所以,骑兵只是侦察、骚扰的作用,各国还是依靠华而不实的战车。
就是因为军事技术太落后,所以对于军队的数量非常依赖。
10万人在当年装备再好,遇到20万人甚至15万,也是必败无疑的。
那个低技术时代,一旦开战就要倾全国之力,能用的男人都要上战场。
时代不同了,军队并不是多多益善。
如果小规模的精兵,拥有战斗力和组织、战术的绝对优势,可以击败数百敌人。
就拿上面的野狐岭大战来说,蒙古人只有10万,金军则有30万。
按照战国的标准,蒙古人显然必败。
然而,蒙古人则出色发挥了战斗力和战术的优势。
蒙古人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利用金军各部相距较远的有利时机,迅速猛攻。
蒙古集中10万大军,连续作战三次,对手都是金军10多万规模的军队。
双方战斗力差距明显,加上蒙古人战术得法,士气高昂,三战都以金军迅速溃败而告终。
最终金军伤亡20多万人告终,30万大军死的死,散得散,主帅完颜承裕只身逃走。
这说明,兵力的优势并不见得能够转换为胜利。
另外,兵力众多的后遗症,就是后勤压力太大。
以秦军消灭楚国为例,60万大军每天至少耗费60万斤粮食。这还不是简简单单地运到某地就了事,还要跟随军队源源不断的供给。
秦军表面上有60万,实际上负责后勤运输和保护后勤部队的就有约20万人。
这种打仗很危险,一旦粮食补给断绝,大军就会不战自溃。
而且部队数量越多,死得就越快。
长平之战中,40万赵军之所以崩溃,就是粮草断绝,连死尸都吃光了,最终只能投降。
二,冷兵器最大规模的战争排名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中原的人口也不过千万人左右,可打起仗来,都是几十万的大场面,例如蓝田之战秦军20万楚军30万,长平之战秦军60万赵军45万,秦灭楚之战秦军60万。到了明清的时候,全国的人口有五六千万,一场仗最多也就十多万人。人口越来越多,战争的规模却越来越小,主要是有这几个原因。
一、军制的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军制,兵农不分,兵就是农,农就是兵。例如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将河内郡15岁以上男人全部征调从军,后来,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为抓壮丁。
因为不是职业军人,大多数充军的平民主要负责辎重运输和各种劳役,简单的说,就是在兵农不分的早期军制下,如春秋战国时期,出战人数的统计口径是包括所有成员的的,其中含仆从、劳役等等非战兵成员。战斗成员和非战斗成员的比例打开三七开,即十万大军中,真正参与战斗的只有三万。
唐朝之后,募兵制成熟,职业军人成为战争的主力,统计口径才转变为直接参加战斗的战兵和部分辅兵,而将仆从和劳役划了出去,从表面上看,战争的规模确实“小了”。
二,纸面与实际的差距战前动员是战争中一个重要的步骤,比如皇帝下诏书,要出兵五十万,但这五十万不是今天下诏书,明天就能出发的,先要将诏书下发的各州郡,各州郡再从民间征兵,这期间还要补充粮草军械,全部准备好后,再讲各州郡征调的士兵集结起来,最后才能出兵。拿着一个过程需要多久呢,《汉书·王莽传》记载:“发三十万众,具三百日粮,东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后乃备。计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师老械弊,势不可用,此一难也。”所以很多情况下,实际参战的兵力远远达不到预期。
比如在昆阳之战中,王莽4月下诏征发42万大军,5月从洛阳出发,6月与刘秀在昆阳大战,这前后不过两三个月,哪有时间征集42万大军,所以最有可能的是,王邑先带着洛阳的现有军队先出发,其他州郡的军队征集完毕后再出发,42万大军是分批次出发的,《后汉书》中就记载:“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
另外还有淝水之战,苻坚下诏,全国“十丁遣一兵”,征发112万大军,苻融、慕容垂为前锋,领兵25万先行出发,苻坚率60万步卒和27万骑兵紧跟其后。淝水之战爆发时,苻坚的87万大军还在项城,正在参与战斗的只有苻融的25万前锋。
三,史料的丰富程度年代越近,史料越丰富,关于战争中参战兵力的记载也就越详实。比如春秋战争时期的战争,我们只能从《史记》《左传》等几部少数史记中寻找线索,但到了明清时期,除了官方史书外,还有大量的个人编纂的史书留存,其中不少作者还是当事人,各方佐证之下,基本能搞清楚战争的实际参战人数。
三,冷兵器战争伤亡率
没毛病,几十万大军的情况非常多,比比皆是。
比如秦与赵国的长平之战,秦军50万大军与赵国45万大军对抗。
此战赵国几乎菁华尽出,秦国也非常用力,秦昭王亲自在国内征兵,把全国满十五的壮丁全部派往长平,一边运输粮食,一边拦截赵军。
此战秦军以过半损失,将赵军消灭殆尽,其中40万降卒为秦将白起坑杀(一说20万)。
秦末的巨鹿之战,项羽率5万楚军北上打救赵国,先是打跑了章邯的20万部队,然后又来了个“破釜沉舟”,先王离的20万秦军击垮,又与赵军一同将其全歼。这成为西楚霸王的“封神”之战。
后来章邯眼见敌不过项羽,便率军投降,然而项羽放心不下这些秦军,将20万人全部坑杀。
楚汉争霸时,刘邦拉了诸侯等56万大军进攻项羽的老巢彭城,遭遇项羽3万楚军的奋力抵挡,最后56万乌合之众反被项羽击溃,歼敌数十万,汉军的尸体把河流都填满了。
汉朝建立后,依然面对着数十万人的大场面,而且这个危机还来源自游牧民族。
汉高祖6年,匈奴单于冒顿率10万骑兵围攻马邑(山西朔州),韩王信(不是淮阴候韩信,是韩国贵族后裔)打不过,便只能对匈奴求和,后更是当了汉奸,对匈奴献城归降,一同打下了太原。
于是刘邦在次年率32万大军和陈平、周勃、樊哙、夏侯婴等将领出战,攻伐匈奴,镇压韩王信。
开头汉军打的还很顺利,打得韩匈军队屡战屡败,结果刘邦误信冒顿的诱敌之计,在二十万大军还未就位的情况下,轻骑冒进,被匈奴40万大军围困在白登山。
刘邦没有办法,只能让陈平去贿赂冒顿的阏氏,吹枕头风,认怂,再加上汉朝几十万大军逐渐逼近,这才解了白登之围。
到汉武帝伐匈奴时,汉武帝以李广、公孙贺、李息、王恢为将,率30万多万大军分五路出兵马邑讨伐匈奴,但匈奴抓到了汉军的俘虏,探知了汉军的伏击之计,结果逃得一干二净。
之后便是汉匈的长期战争,汉军出兵数量常常都有数十万人,而匈奴更是全民皆兵。
如元朔五年,卫青带兵十万出朔方,斩首一万五。元朔六年,又斩首九千。最出名的是元狩四年的战斗,汉军在漠北动用的主战兵力是卫青、霍去病各带骑兵5万,步兵数十万。霍去病抓住匈奴左贤王部,血战歼敌7万人,封狼居胥。
造成了靖康之耻的第二次汴京围城战,两路金兵夹带沿途收拢的汉军部队,总计达到了十五万人以上(一说二十二万人)。
宋军的守军本来在第一次围城时尚有接近三十万众,但由于统治者的昏聩,散的散,走的走,最后仅留下七万人,唯有张叔夜父子率一万三千人马冲进开封,让城内兵马增加到8万。
可惜的是,骨头软到极点的宋朝已经无药可救,东京几乎没有抵挡,就让妖人郭京放开了城门,引来一行耻辱的浩劫。
四,冷兵器战斗
我觉得古代打仗说的二十万,三十万军队都是虚构,那时候军队没有现代的严格编制,所说的数目就是军队的规摸,战区,集团军而已,实战中的三千人马,五千人马也不是实际数目,同样是部队的规模,就像现代的一个团,一个连一样。
五,冷兵器打仗
真正打仗厮杀的就几千人,剩下的都是辅兵。自古至今,几十万人同时间段作战,除了中苏德日,没有国家尝试过!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冷兵器战争中,双方动辄几十万大军,真实性有多大?(冷兵器战争最大死亡人数)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