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才枪手》同为作弊枪手为何一人被同情一人被唾弃?
继《初恋这件小事》后,又一部令国人汗颜的泰国电影出现了。同样以青春为语境,却跳出了传统言情、励志的套路,以作弊为主线,用惊悚片的节奏刻画出一副少年群像,节奏快、惊险度递增,且以小见大,映射成人世界的丑恶,因而上映后一路叫好。
影片讲述了两个天才少年出于生活所迫一次又一次帮助他人作弊、甚至犯罪的故事。中国作为考试大国,却鲜少有反映相关题材的电影,于是在这部《天才枪手》轰动之余,不少人扼腕叹息。
作为95年生人,见过不少靠缩印等小聪明顺利过关的同学的我,对作弊可谓深恶痛绝。然而我对片中男女主的作弊行为并不厌恶,更多是同情。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模糊建立起的道德观之所以一次次被摧毁,是因为始终存在犯错但并未担罪、甚至义正言辞的偷生者。当我们不得不仰视他们,甚至受其“教育”、凌辱时,内心的防线该如何坚守?在一次次的抉择和叩问中,最初的我们又究竟能走向何处?
片中最让我感兴趣的不是作弊背后的弱肉强食和苟且偷生,而是本正直善良的小琳等人如何一步步“变坏”,又是否能平安归来?
而是否要学会变坏,是成人世界里最重要的一项选择。
“变坏”——从对成人世界的厌恶开始
天才少女小琳出生在普通家庭。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父亲将她送到新的学校,但小琳并不快乐。
还好小琳认识了开朗的格蕾丝。格蕾丝想演舞台剧,但是绩点不够,便找小琳补习。然而某次考试,小琳突然发现手中的卷子和格蕾丝从老师那里拿到的辅导题一样。那瞬间她恍然大悟,原来老师在借辅导之名泄露考试题。
我想那一刻,小琳首先想到的不是帮格蕾丝作弊,而是戏谑和恶心。对于完全凭借努力考得高分,但始终难以游刃有余地生活的小琳而言,他人的取巧无疑是对这份努力的亵渎,而老师口中的所谓“教育”,也不再有传道解惑的使命感。那么自己努力获得的满分又有何意义呢?
于是她开始了第一次作弊。这次或许无伤大雅,但已经将小琳的心理边界拉远了。
真正引小琳入深渊的是第二次。
格蕾丝的男友三番五次邀请小琳一起玩,终于赴约后,小琳却得知男生的目的并不在此,而是用钱交换小琳来协助作弊。
听到此,小琳本不屑。直到男生透露,每个学生都要给学校交赞助费,如果她能协助作弊的话,就可以将这笔钱赚回来。
因成绩优异,小琳学费全免,她并不知道父亲偷偷地交了赞助费。回家后翻箱倒柜,她真的找到了收据,一并找到的还有父母的离婚协议书。
那一刻,尚不谙世事的小琳再次被击中了:第一颗子弹是父母的欺骗,第二颗是学校以教育敛财的丑恶。
她感到厌恶,于是以牙还牙,将固有坚守代之以成人世界的利益法则。甚至不止于此,更要向上爬、爬到规则的制高点,以此蔑视它。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毕竟“就算你诚实,世界依然欺骗你。”而“既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那么干了这一笔,起码还有钱。”
这让我想起李安的《冰风暴》。
在见证父母常年不和、父亲和好朋友的母亲出轨等事后,14岁少女温蒂被塑造成一个超年龄、冷静、对世界抱有厌倦的人。于是她决定以她的坦诚存活,她沉溺于与两个小男孩的感官游戏中。
男孩的母亲——即父亲的出轨对象发现后,义正言辞地告诉她:“身体是神圣的殿堂,你不能亵渎它”。然而戏谑的是,这个教育者是出轨者——真正背叛身体殿堂的人。温蒂面无表情地面对几个成人的职责,然后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存活。毕竟他们无法教育她。
在学坏这件事上,某种程度上,温蒂和小琳以及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用自身的残忍对抗成人世界的残忍,用试图掌控规则的方式蔑视规则。
推手——簇拥者格雷斯
在渐入深渊的路途中,我认为最恐怖的推手不是几个教育者,而是小琳在学校最好的朋友——格蕾丝。
格蕾丝是典型的傻白甜——天真、脆弱、完全没有是非观。无数次,我都希望她能充当帮助大家悬崖勒马的角色,希望在小琳被取消奖学金、班克被打伤而失去出国资格时,她能站出来主动承认错误,并作为最好的朋友,成为小琳内心临界处的庇护者。
显然她不够资格,当然,也并未作出任何尝试。因此她也成了电影中最令我反感的角色。
开篇时的格蕾丝无疑是可爱的。照证件照时,她笑着帮呆板的小琳整理头发、摘眼镜,然后真诚地夸赞她“很漂亮”,虽然自身条件较好,但从未表现出傲气,反而经常在小琳面前示弱——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但可怕就可怕在她无休止的示弱上。一种高级的自私。
她懊恼地埋怨舞台剧的绩点门槛,自称“笨蛋”,央求小琳补习;她噘着嘴、拉着小琳求她再帮一次、再帮一次,神情楚楚可怜;出事时,她低着头哭出来,反复道歉,说“都听你的。”
而在示弱之余,她还反复充当簇拥者的角色。
每次作弊成功后,格蕾丝都会和她的朋友们一起为小琳欢呼,高呼“小琳老师!”“小琳天才!”。要强的小琳多少享受着这份簇拥,也无法抵挡朋友无休止的示弱,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帮下去。
这令人想到前不久的新闻:广东某大一学生王耀栋和朋友在酒吧玩儿,当时酒吧推出了一项“3分钟内喝掉6杯酒则消费免单”的特殊活动,王耀栋在一片喝彩声中欣然加入了“致命挑战”,他连续喝下6杯混合了多种烈酒的“特调鸡尾酒”,并死在了一片加油声中。
小琳看似善良的让步,对于权力的膜拜,看似与人无害,恰恰危害最大,她让小琳差点“死”在格雷斯杀人于无形的加油声中,并几乎把正直的班克一同拖向死境,这样的朋友,令人恐惧。
回归——庇护者父亲
幸好,小琳的父亲及时将她拉了回来。
很多人认为小琳的父亲并不成功,面对高智商的女儿,他显得懦弱且不近人情,比如不顾反对将她送到新的学校。但在我眼里他是兼具严厉与温情的存在,是良好的庇护者。
小琳第一次做弊被揭发时,父亲字字珠玑地指责、摆出底线,并脱去了小琳用作弊赚来的钱为他买的衬衫。这一层是恰好到处的威慑。
当被骗说小琳和男朋友偷跑出去玩儿时,已经找她找了好几天的父亲赶到机场。当时小琳已濒临崩溃,而父亲也满脸疲惫。本以为迎接她的是父亲强势的狂怒,却没想到他只是温柔地问:“男朋友呢?一起吃个晚饭吧。”
看到这里,我差一点落下泪来,这是真正有爱的父母,他不会在孩子最崩溃的时候再踢她一脚,而是给她最温暖的拥抱,让她知道无论她做了什么,家庭永远会给她支持和鼓励——这才是孩子一辈子不会枯竭爱与正义的源泉。
而最后,当小琳终于作出坦白决定时,父亲仍然温柔地鼓励道:“无论怎样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可以说,父亲绝对是合格的庇护者。小琳的错误步步加深,但他没有无休止地表示失望,而是在摆出底线的前提下给予后续的理解和陪伴。他是有效的支撑力,能让小琳在心理防线彻底崩塌之际仍然有路可退、有枝可依。
回想了一下我周边同学的际遇,只能说和大多数中国小孩比起来,泰国小孩小琳是幸运的。
但班克就没这么幸运了,因为他没有后备支援,他的负担太重了。
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洗衣服为生,为了负担生活开支,班克必须活得小心翼翼,不出丝毫差错。他是紧张的、缺失感强烈的,因而才是过分用力的。毕竟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要一个人一刻不停地寻找支撑点,这个任务对他来说,太难了。
从前尚有奖学金和出国名额,后来,除了作弊所得的钱外,他一无所有。因而为了存活,他只能在摧毁自己的规则里建立一个新天地。
影片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当原本纯真的班克也被拖下深渊、甚至失去一切后,小琳没有以庇护者的姿态出现。在最后一场对峙中,当班克问小琳要不要一起帮助考GAT的学生作弊时,小琳只是转身离去了。但我更期待她能拉着班克的手拥抱他,给予温情陪伴。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变坏。
要不要变坏,会不会坏?有时完全取决于诱惑的大小,单凭个人的意志基本很难抵抗,当然,另外就是运气,你周边的系统是否支持你,在关健的时候,是否有人拉回你一把。
我只知道,就算是班克这样意志坚强的人,到最后还是彻底地黑化了,是啊,生存严酷,在面对更多的丑恶后,我们是否能继续坚守自己的底线,这真是一场越来越艰难的抉择。
我们会变坏么?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不会的原因不是我们有多么崇高坚定,而是我们运气好,关健时刻,命运拉了我们一把。
这就是我看完《天才枪手》之后的感觉,这也是好的艺术作品的魅力——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身的斑驳。
在变化这件事上,我们无法苛责别人,只能祈祷命运的雷霆之手手下留情,也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会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变坏之前那决定性瞬间以及片刻的挣扎,才明白什么是深渊,什么是救赎,什么是不可捉摸的命运……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天才枪手》同为作弊枪手为何一人被同情一人被唾弃?(天才枪手作弊片段分析)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