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月饼有甜咸之争,粽子甜咸之争,还有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汤圆之争?
谢谢你的邀请!
这个问题很宽泛,恐怕一时半会无法圆满回答。
或许抽象一点回答,看看能不能接受。
咱们的味觉主要有甜、咸、酸、苦四种,另外还有一种就是鲜。
相对而言,舌尖感受甜味比较敏感,舌边前部感受咸味,舌头两边感受酸味,舌头根部感受苦味。
饿的时候,味觉对甜和咸的感受最灵敏;饱的时候对酸和苦最灵敏。
所以,当我们包粽子或制造月饼或元宵或汤圆时,会考虑甜咸两种口味。这样吃起来才够味。
反过来,我们吃饱了撑的,就开始喝红酒了,它有点酸度,轻轻地刺激舌头两边。或者喝茶喝咖啡,微苦的茶流过喉咙时,还会回甘。苦咖啡很厉害,能接受或欣赏的人不多。
唉,就这样了,希望有启发。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先说观点:中国太大了,人太多了……
同样是一种原材料,在不同的地方就能做出不同的美食。毫不夸张的说,可能你们市五仁月饼卖的好,隔壁市全是一群豆沙月饼控。
举个简单的例子:豆腐脑。你们挣得可能是咸甜豆腐脑之分,在我的家乡——河南舞钢,咸豆腐脑都能让你喝的怀疑人生。据我所知,其他地方的咸豆腐脑是在甜豆腐脑的基础上改变的,比如加上辣椒、在河南和陕西一些地方还会加上胡辣汤。在舞钢,做法上就用着明显的区别。豆浆加醋点卤,再加上山野菜,这,就是咸豆腐脑。出了舞钢你就喝不到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风俗习惯要想一样,简直是天方夜谭。这是其一
其二:想想你的省有和你一样口味的人么?你的市呢?你们村呢?甚至有些家庭,一家人生活了几十年,口味也不尽相同吧?
地域、民族、风俗、再到个人的差异,决定了我们的口味不同,咸甜豆腐饼/月饼/汤圆之争其实没什么意义的,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体现了我国的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吧。
我是辽宁人,从我记事的那天起,棕子只吃过黄米棕子和糯米棕子,而且吃的时候只蘸红糖或者白糖。月饼只对又香又甜的五仁月饼感兴趣。另外汤圆似乎是用糯米面包馅料的南方做法;而元宵在我的记忆里是爸爸用白糖,猪油,花生瓣,熟芝麻,青红丝制成的馅料,赶成圆饼,再切成小方块,放入笊篱,再放入清水里稍沾点水迅速倒入装着糯米面的箥箕里开始摇动,滚上一层面粉后捡出来再放进笊篱里沾一下清水再倒入装着糯米面的箥箕里继续摇动,像滚雪球一样,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滚到乒乓球大小就可以下锅煮啦?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为什么月饼有甜咸之争,粽子甜咸之争,还有正月十五吃元宵还是汤圆之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