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进不死是不是就没有三国了?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汉政权已是风雨飘摇,名存实亡了。天下混乱,军阀割剧,外戚和宦官把持朝政。
外戚和宦官矛盾逐渐激化,水火不容。何进因妹妹成为太后,身价百倍,手握下兵权,号令天下的大将军。何进屠夫出身。估计没有多少文化和权谋。在高手如云的朝堂之上。往往听从他人分析,一改自己的观念,为个别有用心的野心家们,提供广阔的发展机遇。
为铲除宫内几个宦官,引兵进京是大错特错的决策,小题大做,树大招风。宦官久居深宫,他们没有实权,是皇帝身边生理,心理不健全的人,他们目的是取悦皇帝。没有子孙后代,更不能光忠耀祖,衣锦还乡。权力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大。不能手握大权,常常持宠干政。一进宫门深似海,外面的大千世界,与他们没有任何联系了。
何进是统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轻易调动外面各路诸侯千千万万的兵马。何进调兵,没有保密,至少保密工作做的不够,让宦官听说,平日有分歧的宦官,为了保命走在一起,周密细致的商量布署,他们唯一一靠的是皇帝和太后。假传圣旨是他们惯用手法。
不听劝告,我行我素的何进,不带一兵,独闯深宫。那些宦官早有埋伏,只能是白白送死。即使何进在与宦官,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取胜。进驻京师的董卓,虎狼之心暴露无遗,远水解不了近渴,天下兵马不能立即赶到。何进未必能控制住。在这群雄逐鹿的年代,谁不想建功立业,中央最高政权就在眼前,对谁都是天大的诱惑。宁惹一身祸,也把皇帝拉下马的赌徒心理,急聚膨胀。紧关城门,软禁逼权是董卓首选,袁绍,曹操等出不来,封锁消息,改朝换代,洛阳稳定在公告天下。三国演义,就变成一场普遍的宫庭政变了。(原创)
二,何进死后
何进死与不死都无法阻挡军阀混战,造成分裂三国之鼎足之势。
东汉末年朝廷己经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盗贱四起,張角领导黄巾起兵造反。引起官宦更加混乱贪滥,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朝中昏暗,己经失去一切尊严。外戚,军阀野心勃勃,蠢蠢欲动。
朝廷令何进整治朝纲,独撑大权。何进屠夫出身,因其妹进宫为后才得到朝中重用,其实是个昏暗无能无谋之辈。他和袁绍密谋调各地诸候领兵进京杀十常特,自己反成了刀下之鬼。
在当时的情况杀宦官本来是件很容易的事,集中守城军兵就足够了。在腐败的朝政下,外戚诸候进京那有不乱之理。这样简单的道理何进都想不到,显然是个无用之辈,岂是撑管朝政之大臣。
假如诸候进京杀宦官成功,何进不死。在当时的形势下,他只能和袁绍共管朝政。以袁绍的智慧,手段来分析,也无能力保持朝廷平稳,只是拖延一年半载的时间而己,仍然军阀混战,造成三国的局势。
三,何进死的太蠢
关于三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政治原因,比如朝廷腐败、政治黑暗、奸宦当道、权力斗争,也有社会原因,比如民不聊生、战乱四起、土地兼并,还有自然原因,比如瘟疫流行、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颗粒无收,但是狭义的三国形成原因就是从汉灵帝去世后不久何进被杀开始的。
何进是汉灵帝皇后同父异母的哥哥,身为外戚,官至大将军,手握天下兵权,是汉灵帝晚年朝廷的实权派人物,何进发迹于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前,张角部下马元义密谋率领黄巾军在洛阳(雒阳)起兵,是何进首先发现并平定叛乱的,何进也因功升任大将军。
何进
汉灵帝晚期,为了制衡何进的权力,汉灵帝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以大宦官蹇硕为八校尉之首,蹇硕又是汉灵帝信任的心腹宦官,西园八校尉中包括了袁绍、曹操等权贵子弟,这明显就是汉灵帝为了制衡大将军何进的权力,但是,汉灵帝去世之后,由于权力安排不妥当,再加上何进与宦官的权力斗争,何进诛杀了宦官蹇硕,进一步权倾朝野。
汉灵帝去世后的东汉朝廷,国家主要权力都掌握在大将军何进之手,如果何进正确处理了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尤其是和宦官之间的权力斗争,朝廷保持稳定的话,天下就不会大乱,董卓也不会进京,何进所立的汉少帝刘辨也不会被董卓所杀,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汉献帝刘协了。
曹操
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何进被杀,朝廷权力失控,没有一个稳定大局的人物,彼此之间相互争斗杀戮,那么问题来了,何进为什么被杀?
何进被杀的原因就在于他要把所有的宦官不分好坏全部诛杀,因此把宦官逼急了,狗急了还会跳墙,更何况是拥有部分权力的宦官,于是所有的宦官联合起来诱骗何进进入皇宫,然后杀了何进,何进一死,袁绍、袁术两兄弟以及何进的旧部就率军杀入皇宫,见到宦官就杀,由此引发了一场浩劫,导致朝廷内部力量迅速消弱,结果被来自地方军阀的董卓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董卓
那么何进为什么要杀死所有宦官呢?人都分好坏,宦官也有好有坏,况且宦官这个阶层在两汉存在了四百年,存在就是合理珠,自从有皇帝以来,宦官就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在东汉,宦官的权势因为皇帝而逐渐壮大,成为当时东汉朝廷的一股强大政治势力,也成为拱卫皇权的支柱之一,没有宦官,皇权也就不复存在。
而何进所有的这些主意,都是袁绍出给他的,袁绍不仅建议何进诛杀所有宦官,还建议何进以大将军名义征调地方军入京,以军事手段威逼何皇后同意诛杀所有宦官,结果宦官没杀成,何进先被杀了,然后地方军阀的董卓进京,控制了朝廷,由此引发了关东联军共同讨伐董卓,接着就是天下混战,弱小的力量不断被吞并,强大的力量不断地变得更强大。
皇帝背后的宦官
然后就是北方经过官渡之战后,由曹操统一了北方,南方地区经过赤壁之战后,由孙权和刘备瓜分荆州,接着就是刘备的力量迅速发展,兼并了益州和汉中,再经过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最终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于是就形成了三国,所有的政治大事件和重大战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何进被杀。
而何进被杀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袁绍,是他教唆何进杀宦官和征调外军入京的,所以袁绍才造成东汉末年乱世的罪魁祸首,却无意导致了三国顶立,因为袁绍的本意是联合所有士族登上政治舞台,袁绍为什么要这么做?
袁绍
因为士族在当时虽然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同时在地方上,士族掌握了绝对的经济权、舆论权,控制了进入仕途的通道,以及大量的土地和依靠土地生存的失地农民,但在政治上却处于弱势和被打压地位,东汉晚期的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都是重用宦官,打击士族和外戚的,为了打压士族,宦官建议皇帝对士族实行党锢之祸,也就是以士族结党的名义,人为地要求将这些士族打上罪名,然后终身不能从政。
这样的话,士族的政治权力就被剥夺了,没有政治权力,在政治上就不会有什么作为,这对士族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当然引发了士族对宦官的仇恨,以袁绍为首的士族就想要杀掉所有的宦官,把宦官这一支政治势力彻底赶出东汉朝廷,然后由士族来接任,获取政治权力,治理天下,士族们选出来的领袖就是袁绍,袁绍的最高理想就是取代汉朝自己做皇帝。
袁绍是士族领袖
所以,三国的形成可以这样理解,是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士族集团以袁绍为代表,挑起了外戚与宦官的战争,妄图消灭外戚与宦官两大政治势力,然后以士族阶层为唯一的政治势力主导朝政,但是这一战略目标却被袁绍建议召来的董卓所破坏,董卓依靠个人武力控制了京城,抢夺了士族的胜利果实,然后就是天下士族联合起来反对董卓,但由于天下士族并不齐心,再加上天下失去了领导层,地方军阀开始各自为战。
所有东汉末年有势力的军阀,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东汉的地方政府军,除了刘备不是,但也与东汉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三国的形成其实是一部东汉内部斗争史,打到最后,只有三家成功地活了下来,这就是曹操的魏政权,刘备的汉政权,孙权的吴政权,这就是三国形成的原因。
何进之死虽然导致了乱世,进而引发了三国形成,但是,就算何进不死,汉灵帝去世之后的天下士族势力已经相当强大,照样会利用一切形势让外戚与宦官发生火拼,进而控制朝政,建立一个由士族主导的政权。
四,何进之死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灵帝时,外戚何进靠着皇后妹妹的关系,一路擢升为了大将军。当时宦官们在皇帝的恩宠下势力也不容小觑,掌握着内廷和禁军的权力。时间一久,大将军和宦官们之间就不免会矛盾加深,日益严重。在最后的争斗中,何进被宦官们联合杀死,由此出现了宫廷内乱,董卓乘机进京,把控朝政,天下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董卓死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各个诸侯割据势力间你争我夺,互相攻伐,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曹魏、刘蜀、孙吴三大政权,又称为三国。
如此说来,何进之死是不是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后来出现的三国呢?那何进若不死,是不是就没有后来三国什么事儿了呢?东汉王朝是不是又能得以延续了呢?
何进本来出身于屠户,因为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被选进宫,得到灵帝的恩宠,成为贵人,因而何进也沾了光,进宫当了大官。后来何贵人生下皇子刘辩,成了皇后,何进因而也成为了大将军。
再来说宦官“十常侍”,灵帝时宠幸宦官,封张让、赵忠等十余人为中常侍,分别掌管着内廷的政要以及禁军的权力,宦官们日渐骄横,卖官鬻爵,祸害百姓,无恶不作。
尤其是小黄门蹇硕,深得灵帝的信任,为节制何进的权力,灵帝又设置了西园八校尉,任蹇硕为上军校尉,同时统一指挥其他各校尉如袁绍、曹操等人。
袁绍、曹操等人也非常痛恨那些宦官们,就多次谏议何进除之而后快;而蹇硕也震慑于何进的大将军权,一直是敢怒而不敢言。就在灵帝病重临终时,灵帝将他与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托付给蹇硕,蹇硕就想假诏何进进宫除去他,立刘协为帝。
不料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情,在何进进宫的路上用眼神示意他,何进立马跑回了家。在听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何进带兵进宫在灵帝的灵柩前立了自己妹妹的儿子刘辩为皇帝,是为少帝。
何进立了15岁的刘辩为皇帝后,就带兵要诛杀宦官,而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害怕祸及自己,就先下手为强杀掉了蹇硕,又与何太后亲近,让她说情于何进,何进也就隐忍了。
当时朝中还有另一股势力,那就是灵帝的母亲董太后,董太后喜欢刘协,本意是也想让灵帝立刘协为太子的,可惜没成功。张让就说服董太后垂帘听政,节制大将军何进。何进一怒之下就鸩杀了董后,这时中军校尉袁绍劝说何进乘机诛杀宦官,何进犹豫不决,袁绍又献计“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何进不听主薄陈琳和典军校尉曹操之劝,依计行之。
西凉的董卓一向野心很大,当接到何进的檄文后,就和他的女婿李儒商量,向朝廷上了一道奏表,说明这次出兵的原因只是为了惩除宦官,制止逆乱。何进又同时召集府掾太山王匡、东郡太守桥瑁、武猛都尉丁原等一同造大声势,诛杀宦官。
张让等“十常侍”听说董卓带兵来到京师诛杀阉党的消息后,知道事情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了,就偷偷于长乐宫嘉德埋伏了几十名刀斧手,假称太后之命召何进进宫。
时袁绍、曹操皆劝何进不可进宫,何进不听,认为小小的阉党不敢把他怎么样,就独自一人进了宫。刚一进宫门就被张让等乱刀砍死,还将他的头扔出宫门外,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
门外等候的袁绍等人借此机会带兵攻入宫内,将宦官几乎杀尽。
这后来便是少帝被挟持出逃,董卓保驾回宫,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汉献帝几经覆辙,后又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出现了后来的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汉献帝被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禅位,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如果说仅是因为何进之死导致历史进入三国时期就有点牵强了。诚然,若大将军何进不死,董卓等外藩势力也不会进京,但是当时还有一个很令朝廷头疼的重要因素,那就是——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冀州巨鹿人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已是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人数达几十万。加上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国势日趋疲弱,又遇天灾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都响应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号召,纷纷加入起义军。朝廷慌忙派兵进行镇压,大有捉襟见肘的局势。
这时,太常刘焉向灵帝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巾起义,但是却壮大了豪强地主阶级的势力,削弱了皇权的统治,就像战国末期的东周王朝,名存而实亡,为下一步的军阀诸侯间混战揭开了序幕,也为东汉的最终衰亡而埋下了隐患。
可以说,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处在黄巾起义、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年代里,他的死并不能改变天下大势,
由此可以说,何进之死是死于自己的骄傲自负和昏庸无谋,毕竟他是屠户出身,没什么文化和远见。曹操说其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就连吕布那样枭雄的人物都会被历史淘汰,更别说是何进了。
何进就算不死,他也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毕竟黄巾起义、天灾人祸,加上东汉政权的腐朽和各地豪强割据势力的崛起,汉朝已是改变不了最终被覆灭的命运了。正所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感谢顺手关注,期待相知与共!!!)
五,何进被杀时是什么官
何进不死是不是就没有三国了?何进(?——189年),出身于屠户家庭。因为,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进宫,并受到汉灵帝的宠爱,先封贵人后在公元180年立为皇后,所以何进也一路高升,最终高升为大将军。在灵帝病逝(公元189年四月)后,何进的外甥太子刘辨继承皇位史称少帝。何进的妹妹晋升为太后。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灭宦官集团。后来,在同年八月何进被宦官集团抢先一步诱杀。袁绍等人又杀灭宦官集团。何进若不死,而且还诛灭了宦官集团,那么又将出现外戚集团权倾于朝野,再往后成年的皇帝依靠宦官集团,消灭外戚集团,并由宦官集团掌握朝政的轮回的现象。如果,这个现象再次岀现就不会有三国历史的出现。可是,既使何进被杀了,若不是何进死前,岀了个昏招急招并州牧董卓率军进京,胁迫何太后的话,也不大可能在后来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因为,在何进、何苗(何进的同父异母弟,死于诛灭宦官的乱军之中)兄弟(外戚的代表性人物)被杀,以及宦官集团的覆灭后,长期祸患东汉王朝的两大势力,首次同时消关了。因此,东汉王朝的政治将会重新回到,皇帝与官僚士大夫共同统冶天下的轨道。并且,当时在中央政府中的少壮派的代表性人物的袁绍、袁术兄弟和曹操等人,都还是爱国的热血壮年,都会尽力维护东汉王朝统治的。这样,东汉王朝的中央政府就不会乱,中央不乱,地方乱的可能性就会很低。所以,天下就不会大乱,三国的历史也不会出现。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何进不死是不是就没有三国了?(何进死后谁是大将军)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