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

柚子 152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

一,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

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婚姻制度下,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一夫一妻,但皇室显然不在此列,对于皇帝来说多子多孙才更为关键,因而皇帝大多后宫妃嫔众多,即使有皇帝极为专情,但皇后为了避免被人扣上“善妒”的帽子,往往也会劝说皇帝多多纳妃。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虽然大部分皇帝后宫都不止一个女人,但历史上还是有三位皇帝,长期坚持着一夫一妻制,其中一位更是一生都没有纳妃,而他们之所以会成为例外,除了夫妻恩爱之外,还有着其他特殊原因。

西魏元钦和宇文皇后:夫妻恩爱之外傀儡皇帝的无奈

北魏末期,孝武帝元修因与权臣高欢不合,入关投靠宇文泰,却依旧无法逃过傀儡的命运,最终宇文泰杀死元修,重立元宝炬为帝。元钦作为元宝炬的长子,于大统元年(535年)正月立为太子之后,七岁时便被托付给了宇文泰教养。

作为宇文泰的长女,宇文氏与自幼生活在宇文泰家中的元钦,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因此,不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出于情感原因,两人成年之后的结合都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或许由于自小生活在一起的缘故,两人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并于大统十四年(548年)生下一子。

大统十七年(551年)三月,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继位,史称西魏废帝,宇文氏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元钦虽然贵为皇帝,但朝中大权却全部操持于宇文泰之手,再加上皇后本就是宇文泰之女,元钦想要另纳后妃,不得不看宇文泰的脸色。

事实上,元钦与宇文泰之间的矛盾极深,先是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十一月,原始宗亲、尚书元烈因不满宇文泰独揽大权,密谋谋杀宇文泰,结果因事情泄露反被宇文泰所杀。次年正月,对元烈之死愤愤不平的元钦,不听临淮王元育、广平王元赞等人的劝谏,再度密谋诛杀宇文泰,结果由于禁军全部掌握在宇文泰手中,事情再度泄露,结果导致元钦被废,并于同年四月被鸩杀。

毫无疑问,元钦与宇文皇后的确非常恩爱,这点从元钦被废杀之后宇文氏随之被杀便可看出。不过,除了夫妻恩爱之外,元钦与宇文泰之间的紧张关系,再加上其实为傀儡的尴尬处境,也是其始终未能纳妃的重要原因,而他们也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对“一夫一妻”帝后。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伽罗:夫妻恩爱之外的惧内和政治因素

南北朝时期,关陇贵族之间联姻极为频繁,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乃是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而杨坚则出身弘农杨氏,其父杨忠曾跟随独孤信征战四方,并得到丞相宇文泰的重用,位列十二大将军,受封陈留郡公。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独孤信看中了杨忠嫡长子杨坚,于是十四岁的独孤伽罗,便被嫁给了十七岁的杨坚,两人的婚姻乃是一桩明显的门当户对的贵族亲缘联姻。不过,杨坚与独孤伽罗婚后却极为恩爱,即使后来北周发生严重的政治斗争,独孤家族迅速衰落,杨家也因此惨遭牵连,但始终没能影响两人的感情。

由于鲜卑族有“妇持门户”的习俗,再加上南北朝时期社会急剧动荡,顶级权贵家族对于女子的培养也极为用心,因而独孤伽罗相较于汉人女子来说,不仅性格上更为独立,且具有相当的智慧和胆量,因此在杨坚一生风云诡谲的岁月中,独孤伽罗始终都是他最亲密的爱人、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

当然,独孤伽罗性格上的强硬,也为她带来了妒妇的不利名声,杨坚建立隋朝之后,曾一时兴起临幸了尉迟氏,已经贵为皇后的独孤伽罗得知之后,竟然一气之下将其杀死,逼的杨坚“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最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劝解下才返回宫中。

此外,杨坚夺取北周皇位,离不开关陇贵族对其支持,但当杨坚坐上皇位之后,这些势力庞大的贵族,却又成为了皇位的威胁,因此杨坚称帝之后与关陇贵族的关系便开始日趋紧张。而独孤家族虽然相较于鼎盛时期已经有所衰落,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两人的联姻便可以一定程度使得独孤家族站在自己一边。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两人之间的感情,以及独孤伽罗的性格,再加上杨坚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在两人相伴的四十余年中,杨坚始终没有纳妃,直到独孤伽罗于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去世之后,杨坚才纳了几位妃嫔。

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夫妻恩爱之外母亲悲惨遭遇的阴影

纵观整个明朝,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之外,最为出色的几位帝王之一,而同时也是历史上真正做到“一夫一妻”的帝王。终其一生,他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

张皇后的父亲虽然仅是一个秀才,但张氏却不仅姿色出众,且知书达理、性格开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正因如此,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得以被选为太子妃,并在朱佑樘即位之后,顺理成章的称为皇后。帝后两人婚后生活极为和谐,朱佑樘对张皇后外戚的优待,甚至可以说放纵,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而除了夫妻恩爱之外,朱佑樘不纳妃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是其生母的悲惨遭遇了。彼时,明宪宗朱见深极为宠爱万贵妃,而万贵妃又极为善妒,由于其儿子早夭后未能再生育,因此后宫之中只要有女子怀孕,便千方百计的加以迫害,从而确保自己能够独宠后宫。

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纪氏在偶然被朱见深临幸后,就此怀有了身孕,万贵妃得知之后极为愤怒,当即便命令宫女为其坠胎,结果宫女谎报说纪氏乃是患病,并非怀有身孕。然而,余怒未消的万贵妃还是将其打发到安乐堂(安置无权势、重病垂危太监之所)去居住,这才得以偷偷生下皇子朱佑樘。

万贵妃得知纪氏生子后,又命门监张敏溺死其子,由于此时朱见深还未有一个皇子,张敏不忍让皇帝断后,于是便将襁褓中的朱佑樘偷偷藏了起来,暗中抚养。直到成化十一年(1475年),张敏才偷偷将此事告知了明宪宗,此时的朱佑樘已经六岁了,而纪氏则在父子相认后不久,突然暴薨而亡,张敏随之吞金而亡。明宪宗担心幼子被害,只得将其交由母亲周太后抚养。

或许正是由于母亲纪氏的悲惨遭遇,在朱佑樘幼小心中留下了太大的阴影,再加上皇后张氏又与其心意相通,夫妻极为恩爱,因此朱佑樘便放弃了纳妃的想法,甚至没有临幸过皇后之外的任何女子,对于一位在位长达十八年的皇帝来说,这显然是极为难得的。

提问者的意思是“皇帝只有皇后一个女人,没有其他嫔妃”的意思吧!这样的帝后夫妻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最著名的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及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

明孝宗和张皇后

中国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是三宫六院,嫔妃成群。但是也有少数皇帝例外。明孝宗就是这个例外,终其一生,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别无内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从几方面说起:

(一)孝宗从小历经磨难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的儿子,明宪宗就是宠爱比自己大十几岁的万贵妃的皇帝。万贵妃生性奇妒,容不得明宪宗和别的嫔妃生孩子。朱佑樘的生母纪氏原是内府管理库藏的宫女,后来被宪宗临幸而怀孕,生下一名皇子,因为担心遭到万贵妃的迫害,命门监张敏带出宫去溺死。张敏不忍心,偷偷地把皇子藏起来,在安乐堂内抚养。五六岁了还没有名字,也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公元1475年,张敏才敢把真相告诉宪宗,宪宗立他为皇太子,给他起名为朱佑樘。

(二)母亲死于宫斗,对孝宗影响很大

朱佑樘被立为太子不久,母亲纪氏被万贵妃害死。朱佑樘小小年纪饱尝后宫生存艰辛及险恶,在提心吊胆中度日,没有亲情、没有温情、没有寄托的生活使他早熟起来。知道女人间的争风吃醋是后宫争斗的源泉,有争斗就会有牺牲。自己的母亲就是宫斗的牺牲品,他不想类似于自己的母亲的悲剧重演。

万贵妃剧照

(三)受程朱理学及儒家思想影响

朱佑樘天性仁厚,从小被立为太子,接受严格的儒家教育。加上明朝程朱理学盛行,受“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再加上儒家修身思想的熏陶,打造了朱佑樘不贪女色的良好品德。

(四)张氏优秀,合孝宗品味

公元1487年二月,姿色出众又知书达理的张氏被选送入宫,与太子朱佑樘成婚,并被册立为太子妃。同年九月,明宪宗逝世,朱佑樘登基,是为明孝宗,张氏也被立为皇后。明孝宗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没有其他嫔妃。张皇后性格活泼,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深合孝宗的口味,在得知孝宗的身世后,对孝宗更是体贴入微。孝宗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总是和张皇后在一起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两人互敬互爱,伉俪情深,如同民间夫妻一样朝夕相处。

像明孝宗这样对爱情专一的皇帝可不多见,像明孝宗一样只有皇后一个女人的皇帝更是绝无仅有。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也是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后。原因也有多方面:

(一)独孤皇后的要求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是南北朝时期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公元566年13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26岁的杨坚。独孤伽罗还与杨坚约定两人一生都要相亲相爱,永不变心。她甚至还让杨坚发誓,绝对不能让别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杨坚出于对独伽罗的宠爱也答应了。所以杨坚的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都是独孤皇后所生。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剧照

(二)杨坚爱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的娘家是北周名门望族,杨坚当时也是北周的骠骑大将军,慕名前往独孤府求亲。独孤信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就答应了他,把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他。虽然算是政治联姻,但是杨坚非常喜爱独孤伽罗,两人感情深厚。杨坚甚至答应独孤伽罗,为了爱情而不纳妾,只宠爱妻子一人。

(三)独孤皇后奇妒

公元581年,杨坚废掉了年幼的北周静帝,自称皇帝,建立了隋朝,封独孤伽罗为文献皇后。隋朝后宫虽然佳丽很多,却形同虚设,杨坚“惟皇后当室,旁无私宠”。独孤皇后为一国之母,废除了以往三妃六嫔的旧历,提倡简朴的生活,禁止嫔妃们穿华丽的衣服,更加禁止她们接近皇帝杨坚。有一次,杨坚趁独孤皇后养病的机会,宠幸了北周旧将尉迟迥的孙女尉迟氏,被独孤皇后知道了,趁隋文帝上朝之际将尉迟氏杖杀。气得隋文帝离宫出走了,半夜了才在大臣的劝说下回宫。经此一事,嫔妃们谁还敢接近隋文帝?

独孤皇后剧照

所以隋文帝与独孤皇后长期践行一夫一妻制,可以说独孤皇后是历代皇后中不遗余力提倡一夫一妻制度的第一人。公元602年,独孤皇后病逝,再也没人约束杨坚了,于是开始宠爱宣华夫人和荣华夫人。所以隋文帝也是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综上所述,历史上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是明孝宗和隋文帝。所不同的是明孝宗是自愿的,而隋文帝是被迫的。不管怎样,这两位皇帝用行动证明了帝后之间也存在忠贞的爱情,他们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历史上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有隋文帝杨坚、明孝宗朱佑樘、西魏皇帝元钦和宋英宗赵曙。

一.一生致力于推行一夫一妻制的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皇后,是中国女权主义的鼻祖。集美貌、智慧、勇敢、果断于一身,是隋文帝杨坚的得力助手和坚强后盾,在宫中并称“二圣”。隋文帝能夺取江山,至少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到独孤皇后身上,而隋初的繁荣稳定,也绝离不开独孤皇后背后替杨坚出谋划策。

独孤伽罗十七岁嫁给杨坚时,就缠着杨坚要求(注意,是“要求”)杨坚立下重誓:爱她一生,绝不移情,不许娶其他女人。新婚燕尔,温香软玉抱满怀的杨坚,又怎么抵抗得了妻子的任何要求?于是满口答应。但杨坚也并不是随口应付,他确实深爱独孤皇后,二人携手相伴50年,虽偶有波折,却真正做到了相濡以沫,携手终老。留下中国帝王史上不可多得的爱情佳话。

但是,面对美色,是个男人都有犯错的可能。而且,岁月和容颜的衰退是对女人最大的威胁。独孤后五十多岁的时候,隋文帝也曾经“出轨”过一次。

杨坚平时上朝退朝时,一路都有独孤皇后陪同,但有一次,独孤生病在宫中静卧,没有了皇后陪同,杨坚退朝之后,一个人在宫中散步,忽然看到花丛中一位名叫尉迟贞的宫女,明眉皓齿,目含秋波,黑发如瀑,肤白如玉。杨坚心荡神驰,忍不住临幸了尉迟贞。独孤皇后听说此事,勃然大怒,不顾正在养病,一跃而起,让人把尉迟贞活活打死。直到隋文帝认错,二人才重归于好。

爱情上的独孤皇后虽然很强势,生活中的她其实对隋文帝满是女性的温柔和体贴。她能充分体谅丈夫的辛苦,以和风细雨化解丈夫的苦恼,又不遗余力分担丈夫的责任。隋文帝对独孤皇后也非常依恋,不仅视她为妻子,更视她为知己,任何话都愿意跟她说。夫妻二人,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携手五十多年,留下千秋佳话,羡煞神仙眷侣。

二.“宠妻狂魔”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不仅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人,而且对皇后的宠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历朝历代,皇帝和皇后都是不住一起的,只有朱佑樘宠爱张皇后,两人如民间夫妇一般共同起居。

张皇后有次生口疮,朱佑樘亲自为她端水传药后急急往外走,张皇后问他为何匆匆外出,他回答说想要咳嗽又怕惊扰她休息。如此细心宠爱,连一边的宫女都目瞪口呆。

爱屋及乌,张皇后娘家人也受到最高的待遇。其父张峦封伯,两个弟弟张鹤龄封寿宁侯,张延龄封建昌侯,姑父高禄擢升礼部尚书,其他各种亲戚均受到封赏。朱佑樘甚至应他岳母金氏之请,连他岳父从前的小妾汤氏都追封成了六品诰命安人。

而因为对张皇后的宠爱,朱佑樘有时竟不惜和群臣相怼,比如他曾不顾群臣反对,极力偏袒他那两个不争气的胡作非为的小舅子;他破例为他的老岳父题写碑文,一度让人瞠目结舌。

明孝宗朱佑樘的对张皇后的宠爱,历朝帝王绝无仅有,他将妻子宠上天,为她散尽后宫,终其一生,皇宫有后无妃。他不仅是一个有道明君,也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这样的男人,不仅秒杀历朝君王和当今渣男,也羡煞后代无数女子。

感谢阅读,欢迎留言交流!

皇帝中一夫一妻,少之又少,据说明朝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明孝宗朱佑樘的身世是很坎坷,和张皇后感情深厚,算是帝王中的楷模。另外听说贤名远扬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一辈子也就只有独孤皇后一个。杨坚可是妻管严,独孤皇后死后,赶紧娶媳妇!抗倭英雄戚继光也是妻管严!所以大英雄怕老婆没问题的。要说在帝王中也不缺真情实意的感情生活,楚霸王与虞姬、汉武帝与阴丽华、唐玄宗与杨玉环,也有千古绝唱。


有,但很少。

一夫一妻制,是现代社会进步之后才有的产物,体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但在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所谓的“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如果以皇家来比较,夫是皇帝,妻就是皇后,妾就是后宫妃嫔。一般来说除了少数朝代,皇后有且只有一位,妃嫔数量则无定数。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位坚持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分别为西魏废帝元钦、隋文帝杨坚和明孝宗朱祐樘。

这三人之中,元钦是因为权臣宇文泰把持朝政,杨坚则因为皇后独孤氏家族势力强大,而朱祐樘在位之时既无权臣,皇后张氏又是平民出身,为何还会坚持一夫一妻制呢?到底是帝后情深,还是皇后嫉妒?这样做最终又对明朝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

明孝宗画像

帝后情深,大明皇室传统

朱祐樘,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是广西土官之女纪氏。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十一月,6岁的朱祐樘被册立为皇太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二月,鸿胪寺卿张峦的女儿张氏被册为皇太子妃,这一年朱祐樘18岁。六个月后朱见深驾崩,皇太子朱祐樘登基,是为孝宗。

其实说起帝后之间的一往情深,大明王朝开国历来的历代皇帝,都对正宫皇后比较长情。比如太祖朱元璋之于马皇后,成祖朱棣之于徐皇后,仁宗朱高炽之于张皇后,宣宗朱瞻基之于孙皇后,英宗朱祁镇之于钱皇后。唯独到了明孝宗的父皇明宪宗朱见深这里有了一丝异化,成化皇帝不爱皇后,却偏爱年长自己十七岁的万皇贵妃。不过宪宗和万氏之间有始有终,也称得上是长情的代表。耳濡目染之下,明孝宗偏爱皇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大明历代先帝再怎么钟情于皇后,从不会因此耽误后宫妃嫔的选拔。孝宗登基之时,除了原来的太子妃张氏以外别无妃嫔。虽然当时朱祐樘本人尚未除丧服,包括在朝文武大臣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等人在内都认为选拔后妃刻不容缓。此时御马监左少监郭镛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既照顾到皇帝为先帝守孝,又不至于耽误皇嗣:

先是,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女子于宫中或诸王馆读书习礼,以待服阕之日,册封二妃,广衍储嗣。—《明孝宗实录卷十一》

张皇后画像

郭镛的意思是先挑选一些女子,然后在宫中或者诸王馆(明代皇子成年出宫,但又尚未之国期间的住所)先对她们进行宫廷礼仪的培训,等到皇帝陛下除服之后,就可以直接册封为皇妃。这个建议合情合理,毕竟皇家子嗣为重,当年宪宗也是在父皇英宗驾崩半年之后就册立了皇后(宪宗在继位之前并没有太子妃)。然而诡异的是,郭镛的这个建议遭到了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的强烈反对。

左春坊左庶子是辅导太子的詹事府属官,翰林院侍读则是天子近臣,说明谢迁作为东宫旧臣,在太子登基之后依然深受信任。换句话说,谢迁的意思,就是孝宗本人的意思。所谓既然要反对,总要有反对的理由吧?那么谢迁的核心理由是什么呢:“今则中宫正位,内主得人矣。自余妃嫔,宜可稍缓”。意思就是已经册立了皇后,皇上不用担心子嗣,其他的后妃可以缓一缓。

笔者以为这一定是张皇后的意思,理由很简单,当年宣宗原配胡皇后无子,贵妃孙氏生了英宗之后立刻逼得胡皇后退位让贤。而孝宗的祖父英宗原配钱皇后无子,差点让生了宪宗的周贵妃逼得死后不能和英宗合葬。有这样的成例在先,张皇后希望自己生育嫡长子之后再让皇帝纳妃,似乎也无可厚非。

此事经廷议之后,礼部尚书周洪谟一锤定音,提出“姑如臣迁之言,行之于祥禫之后,庶为得礼”。皇帝去世一年称小祥,去世两年称大祥,去世二十五个月称禫(音dàn)祭,而所谓的“禫祭”指除丧服之祭。也就是说周尚书大笔一挥,皇帝纳妃的计划就推迟到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十月以后再来讨论。

明宣宗继后孙皇后与原配胡皇后剧照

一夫一妻,大明后宫怪象

时间飞逝,当初周洪谟提出的纳妃节点很快到来。而在这近三年的时间里,孝宗和张皇后之间迟迟没有动静。因此十月二十二日宪宗禫祭刚刚结束,十月二十五日宗室亲王荆王朱见潚就上奏催立后妃。

己酉,荆王见潚奏:“陛下继统三载,储嗣未闻。请遣内官博选良家女入宫,以备采择。”—《明孝宗实录卷三十一》

朱见潚是孝宗堂叔,封国在湖广蕲州,其祖父荆宪王朱瞻堈和孝宗曾祖父宣宗朱瞻基是兄弟。和皇室之间的关系说近不近,说远也不算远。但是孝宗以兹事体大,需禀明太皇太后、皇太后之后才能施行为由予以了婉拒。而且其核心论据就在这一条“况祖宗朝册后之后,无遣官重选妃例”。说白了就是皇长子尚未出生,张皇后不同意选妃。

顺便多嘴一句,这位荆王殿下日后因为有罪被押解入京,囚禁在皇宫西内(当年汉王朱高煦和景泰帝朱祁钰不明不白去世之地),后来更是被孝宗下旨赐死,成为明代第一位被公开赐死的亲王。这其中有没有张皇后的推波助澜,那就天知地知了。

距离荆王上奏很快又大半年过去,孝宗依然“前星未耀,嗣续未广”。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八月二十二日宪宗忌辰刚过,礼科左给事中韩鼎就在八月二十五日上奏,请求皇帝“遵古者天子一娶十二女之义,慎择幽闲以充六宫”。孝宗虽然以“朕自有处分”将此事糊弄过去,但是继位四年未有皇嗣,来自太皇太后、皇太后和朝臣的压力越来越大,孝宗被迫口头答应选妃。结果“省亲复任”回来的谢迁再次跳出来竭力反对,随即吏部听选监生丁谳上奏,请求皇帝“慎终如始,不为群小所惑”

戊辰,吏部听选监生丁谳言八事:一保圣躬。臣闻近有内庭将有嫔妃之选,用谕德谢迁之谏而止。所以颐养天和,保护圣躬者,可谓至矣。切恐左右谗巧之人或以皇储未建为言,亦足以移陛下之初意。伏望慎终如始,不为群小所惑,则可以跻仁寿而绵国祚矣。—《明孝宗实录卷五十》

明武宗画像

看看,危言耸听到了极点。太祖朱元璋生了26个儿子,后宫妃嫔无数,在65岁的高龄还在生儿子,不是照样“跻仁寿而绵国祚”么?直到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三月,张皇后生下后来的武宗朱厚照,总算堵住了朝中的非议。甚至有野史说武宗并非张皇后所生,从日后武宗对张氏态度之冷淡,张氏对武宗态度之冷血来看,恐怕也并非空穴来风。

那孝宗最终有没有纳妃呢?笔者以为没有。一来《孝宗实录》上没有记载,二来孝宗去世后神主牌回宫之时,当时宫中所有包括前朝后妃在内的所有女眷全部出动,其中没有孝宗的妃子。

神主至,上举哀步行前导,亲王后随。至宫门外,太皇太后、皇太后、英庙皇妃、宪庙皇妃、中宫及公主宫眷等迎于宫门内举哀。—《明武宗实录卷五》

这里的太皇太后,指宪宗皇后王氏。皇太后,即孝宗皇后张氏。英庙皇妃,指英宗后宫妃嫔。宪庙皇妃,指宪宗后宫妃嫔。如果孝宗有妃子,这里就应该多一个“孝庙皇妃”,可惜没有。

结语:张皇后如愿以偿地有了自己的嫡长子朱厚照,后来又生一子,可惜三岁即夭折。对于竭力阻止孝宗纳妃的谢迁,武宗朝太监刘瑾的亲信焦芳在《孝宗实录》中对其大加鞭挞,称其为“小人”。后世文人相互,都以为焦芳是挟私报复,但仔细想想,焦芳说得没有错啊。

而谢迁乃进此谀词献谄,以误孝庙继嗣之不广,皆此邪谋启之也。比观正德改元即立三宫,时迁适当国柄,略无一言论及,其奸鄙之迹甚明。盖以今日之立,为是迁寔不能复肆昔之邪谋矣。且古者诸侯尚一娶三姓,而备九女以广继嗣。况孝庙以万秉天子,独不得立三宫,可乎?小人图势利而不为国谋如此!识者恨之!—《明孝宗实录卷十一》

明世宗画像

孝宗死后,武宗在改元之后就册立“三宫”,如此违背先帝旧例之事,时任内阁大学士谢迁怎么不跳出来阻止?说他是小人,冤枉他了么?但是笔者以为,谢迁也不过是个替罪羊,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是那位张皇后。

对于孝宗本人,笔者相信他对张皇后是真爱。但是张氏仗着皇帝宠爱,纵容两个弟弟昌国公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为非作歹,无法无天。而她在“亲儿子”武宗朱厚照死后无嗣之时,竟然不为其立嗣,而是选择来自安陆的乡下少年兴世子朱厚熜来继位。原以为这个政治小白好操弄,没想到这位后来的明世宗人小鬼大,从权臣杨廷和手中夺回回朝政大权之后立刻对张太后展开清算。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俩都被世宗搞死,她本人则晚景凄凉。不知道张太后在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去世之时,有没有后悔当年阻止孝宗纳妃的举动?但凡孝宗还有儿子,她这个嫡母能过得如此凄惨吗?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皇帝长期实行一夫一妻制?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