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
铁原狙击战,一场被低估的战斗
虽然铁原狙击战不如上甘岭那么闻名,但是确实军事史上极其罕见的,考验勇气的一次冲突
51年5月下旬,志愿军前期进攻太猛,战线过长,而薄弱的后勤补给此时劣势尽显,从战略上考虑,决定收缩战线,撤退到三八线以北。
美军指挥官从麦克阿瑟撤换成李奇微,一个更懂中国人的将领,他发现志愿军的攻势只能维持七天,原因就是后勤,于是他采用了“磁性战术”,准备集中兵力直插志愿军重要后勤节点,铁原
因此令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拿下铁原以阻断志愿军的退路。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命令19兵团杨得志麾下63军在铁原一带25公里宽的战线上阻击范弗里特的追兵,为志愿军主力后撤争取15天时间。
重点:阻击美军15天···
接到命令的63军刚从火线上撤下来,正是人疲马乏的时候,并且建制不全,大约2.5万人
范弗里特率领以美骑1师为首的联军共4.7万余人,火炮1327门,坦克187辆,随时召唤飞机支援,以装备及人数全面碾压的姿态直扑铁原。
关键是铁原是一片平地,没有用来防守的地势,并且美军坦克火炮容易施展····
最要紧的是,时间来不及了······
平原固守,需要修建堑壕,但是时间来不及了
志愿军189师排在前面,人物是阻挡美军三天,让63军能在平原上挖出战壕····
189师大约9000名官兵,师长蔡长元,是一位战术大师
他衡量了一下,发现无论如何正常情况下防守不住,于是他下达了一个军事史上最匪夷所思的命令:全师分组解散,30人一组,大约组成200个小组
每个组自行选择建设阵地,一个小的阵地,逐波阻击美军····并且将所有干部全部分到所有小组·····
李奇微事前做了无数猜想,他没有想到志愿军会这么干····
因为美军的战术是这样的:一句话总结,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
即便30名志愿军战士组成的简易阵地,他也必须这么打····
美军作战重点就是要快,直接去铁原,美军如果不打,放弃这些志愿军小阵地不管,就会被包饺子,侧翼危险极大····
于是,变成了拔钉子·····200多钉子,还真不是一两天能拔完的···因为这些钉子都是交叉火力布置的·····
这是一场勇气的较量,每个志愿军战士都对自己的任务明白,对自己的结局也明白——必死无疑!以死亡为后方赢得时间····
这在军事史上可是从来没有的战术,无论多么伟大的指挥官,都不敢用这种方式赴死!
一将令下,三军赴死!
三天之后,5000战士永远的撤退不下来了。
随后美军遇上了擅长堑壕作战的188师,师长张英辉,地道战出身···
这些堑壕是美军的噩梦!并且很多壕沟有伪装,装甲车一陷进去,就翻里面了
然后在处理的过程就遭遇了埋伏的志愿军狙击手,等美军精力在狙击手上时候,其他反装甲的战士摧毁了装甲车,美军一百多装甲车/坦克就是这样被毁的···
著名的神枪手连长郭恩志更匪夷所思是创造了带领40多人打退了大名鼎鼎的美骑1师一个加强团的13次冲锋、以伤亡16人的代价毙敌800多人的奇迹,成功突围····
当美军终于跨过这一段的时候,遇上了187师,师长徐信,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
美军打这么多天,志愿军都没用火炮,美军都忘了这茬,于是趁晚上,近距离给美军来了一个炮火覆盖,随后志愿军主动攻了上来,美军猝不及防,本以为自己是进攻的,志愿军是防守,但是情况瞬间逆转,美军措手不及···范弗利特魔怔了·····
此时战役已经过去了13天,夜以继日的13天,铁原已经组织好防线,美军的战略构想失败了····
美军伤亡1.5万人,志愿军伤亡2.2······
那两万英魂,是人类轻步兵的巅峰···
这场战役,美军是主动进攻的
我军没有防备,仓促应战。
美军有无限的弹药,志愿军只能付出鲜活的生命······
我想,铁原狙击战应该前无古人,后面应该不会有来者,世界上除解放军外,不会有军队敢采用这种战术了····
二,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视频
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个片段,是黄维被俘后转移的时候,在火车站被解放军伤残战士拦住了,不让他走,非要杀他。电视剧里的解释是,黄维在淮海战役中突围的时候,使用燃烧弹,而且拼死抵抗,对解放军造成了比较大的伤亡,战士们对他有怨气。其实这是对他的淡化处理,这个事情确实发生过,但黄维在突围的时候是使用了毒气弹,而不是燃烧弹。即便是按照海牙公约,这也是妥妥的战犯罪行。
在抗战时期,日军因为兵力有限,所以主要靠装备优势来打击国军,而当日军的武器装备优势也无法压制国军,或者攻山头攻不下来的时候,就会使用毒气,国军多次吃了毒气的亏。到了解放战争,国军其实是有毒气的,但在内战中基本上不怎么使用,一直到淮海战役的时候,哪怕是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后,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去救援,到最后也没能突破解放军的阻击防线,黄百韬兵团被迫全县突围的时候,也没有使用过毒气弹。也没有人提过要不要使用毒气弹的问题。
但是黄维兵团在双堆集被包围之后,虽然国军统帅部强令原打算从徐州撤出之后一路直接向阜阳撤退的杜聿明集团改变方向,转而向东南方向的濉溪攻击前进,同时让南线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从蚌埠出发,向西北方向攻击,并力救援黄维兵团。并且,国军统帅部还要求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派部队参加救援作战。但到十二月中旬,各路国军都未能突破解放军防线,救援已经没有希望了。
既然救援没有希望,那就只有突围了。按照统帅部的要求,在黄维突围的时候,空军要提供掩护。因此,空军司令王叔铭奉命到双堆集上空,与黄维用无线电通话,协商突围的办法。王叔铭问黄维,现在我们可以投掷两种炸弹,甲种弹和乙种弹,你认为应该投哪种?我们倾向于乙种弹。这里说的乙种弹是催泪性的瓦斯弹,而甲种弹则是窒息性的瓦斯弹。黄维几乎不加思考的说,与其投乙种弹,还不如投甲种弹。
黄维自己在回忆录中说,到预订的图为日期,也就是十二月十五日,王叔铭再次乘飞机来到双堆集上空,与他通话。王叔铭表示,情况有变化,现在不能按计划实施了。黄维回答说,既然你们不能按计划实施,我就断然实施了。他在这里说得有点含糊,但大致的意思还是很清楚的,就是空军并没有大规模投掷毒气弹,来掩护突围。但实际上,在此之前空军空投给养的时候,已经空头了一些毒气弹了,在突围的时候,黄维就使用了。
黄维开了这个头,后面杜聿明集团突围之前,空军就和杜聿明也没怎么商量,就直接给杜聿明集团空投了大量的毒气弹,并且空投了一些防化装备,比如面具什么的,也空投了一些毒气弹的使用说明。杜聿明就把这些都交给了邱清泉兵团,由邱清泉兵团指派一个部队来演练使用毒气弹掩护突围,以备将来突围的时候使用。不过,按照杜聿明的回忆所说,在后来突围的时候,那些毒气弹其实绝大多数没有能够爆炸,也就没有发挥作用。但这话反过来说,也就意味着,还是有一些爆炸了的。
同样是在《特赦1959》中,王耀武说过,在他下决心从济南突围的时候,特意叮嘱下属,不用拼死抵抗,因为这是内战,用不着那样,既然战局已经这样了,大家就各奔前程好了。也就是说,虽然王耀武此前在山东对华野造成很大的损失,但他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还是头脑很清楚的,对外战争必须拼尽全力,流尽最后一滴血,但在内战中就要愿赌服输,不必那样拼命。而黄维因为对蒋的愚忠,在突围时要求使用毒气弹,这就不仅违反了国际公约,而且是连基本的战争道德都没有了,也没有把对面的解放军指战员当成自己的同胞,这是非常恶劣的。
三,世界战争史百部著名战例
(范弗里特)
朝鲜战争期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充分发挥了美国人财大气粗的土豪特性,对我志愿军采取了不计成本的弹药量投入,总结起来就是:炸炸炸!不要心疼钱,使劲扔!
范弗里特自己解释说:“ 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人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这没有拔高,我是认真的!”
对的,他说的很明白,要大量的“倾泻”炮弹。
1951年8月18日,美第二师集中全部火力轰炸983高地。整整9天时间,完全的地面炮火倾泻,一共打出了36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炮每天发射320发。这个数量实在是太过于庞大,超出了美军平时弹药量的五倍。这样的疯狂攻击,美军炮兵估计要疯了。
1952年秋,范弗里特把目光转移到了上甘岭地区。
这是由志愿军两个连防守的,约3.7平方公里的小阵地。美军乐观的认为,只要能保障弹药,只用2个营,5天时间就能占领该地区。
结果呢?弹药确实保证了,美军在这两个小阵地上,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另外还有5000多发航弹。
原计划伤亡200人,5天就可以搞定。哪知道先后投入了美陆军第7师,韩2师和韩9师,第2埃塞俄比亚营,以及一个哥伦比亚步兵营,打了四十多天,造成了美韩2万多人的伤亡……结果还失败了。
上甘岭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美军完全搞不明白,以当时铺天盖地的连续轰炸,别说人了,就连蚂蚁也不可能生存下来的。
确实,范弗里特对上甘岭的轰炸,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整个上甘岭的所有地面都被翻了一遍,所有的表面工事都被炸的荡然无存,整个山头都被削低了3米。
志愿军战士躲进了坑道里,每天都要经历无数次炮击。强烈的冲击波也冲击着坑道,志愿军战士被震得上下颠簸,还有战士被活活震死。这场战役中幸存下来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关于上甘岭战役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这里就不多说了。
范弗里特的疯狂轰炸,在志愿军面前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遇到的是中国军人。四,世界战争史最惨的战争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见面。
一、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二颗原子弹,导致24万日本市民丧生,32万残疾,80多万人无家可归,后遗症更是延续至今。由于日本是战争的策源地,邪恶的侵略国家,美国又是敦促日本投降,所以世界舆论没有多加谴责。
二、日本的神风特攻队
日本在二战末期为了抵御美军的强大攻势,挽救战败的命运,利用日本人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在驾驶的飞机上带有250千克炸药,对美军的舰艇编队、登陆部队实施了自杀式的袭击,这种集团化、大规模的玉石俱焚的战术,在世界战争史上闻所未闻,日军共出动了1298架次,而成功率仅为5%。
三、吴越对阵,越兵自刎。
在中国的春秋中后期,大约公元前496年,吴军和越军在两国交界处相遇,两军对垒,勇者为胜,这时越军突然站出两排军士,手举战刀不是砍向吴军,而是自己抹自己的脖子,吴国前军被这种奇怪的战法吓坏了,扭头后撤,造成军心涣散,越军抓住机会猛烈进攻,吴军大败而归。
谢谢阅读
五,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观
1945年4月16日凌晨5时30分,法西斯德国首都柏林外围的奥得河防线,堑壕里的德军士兵在经历了30分钟“惨无人道”的密集炮击后刚刚抬起头来,他们惊恐的发现眼前白芒芒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而这个时间天还未亮,原本应该是漆黑的阵地前方,照射来万缕强光,使他们只能听见苏联红军坦克的轰鸣声,却根本睁不开眼睛,更无法瞄准射击,许多德军士兵目眩眼花当场就精神崩溃了。
他们作梦也想不到的是,对面苏军一共使用了140架防空探照灯,以20米的间距一字排开,在炮火准备完成后突然全部打开,整整1000多亿度电光瞬间照射在德军阵地上,留下了世界战争史上一次最震憾的奇观,而这个“丧心病狂”战术的发明者正是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元帅,他对此曾经回忆道:“这是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可以说,我一生从未有过类似的感受”。
奥得河,是横亘在柏林以东的一道天然凭障,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哪怕军事常识匮乏的人也清楚,奥得河防线是柏林的咽喉所在,一旦奥得河被苏军突破,柏林市区就会马上遭到攻击,因此这是一个攻守双方都态势明了的战局。为了守住这道防线希特勒拼凑了一个“维斯瓦集团军群”。
这个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居然是第三帝国党卫队领袖希姆莱,在最高统帅部的陆军将领们看来,让希姆莱带兵作战简直是笑话,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充分证明了希特勒对奥得河的重视。
德军在奥得河与柏林之间建立了绵密的防御工事体系,它由一系列建有数条散兵壕的防区区组成,主要防御地带多达五条堑壕。同时利用湖泊、运河以及沟渠等天然障碍建立守备支撑点,所有居民区全部构筑环形防御,“维斯瓦集团军群”一切领导职务也都交由党卫军的将军负责,德军最高统帅部解散了预备队,将所有的步兵、坦克兵、炮兵和专业兵种的后备部队和军事院校学生,全部补充到作战部队,摆出拼死一搏的架式。
(苏军装甲部队开往柏林)
正因为如此,朱可夫也清楚对奥得河的进攻是德军意料之内的事情,苏军的前进道路上必将困难重重,如何使进攻的组织更具突然性是困扰他很久的问题。按照苏德战争中苏军的惯例,在大规模进攻时通常是在清晨进行炮火准备,因为步兵和坦克需要清晰的视线,德国人对此也非常熟悉,所以朱可夫决心一反常态,在天亮前两小时发起攻击,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一方面,苏军准备了规模巨大的炮群和弹药投送量,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在主要突破地段上,每公里正面集中的76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密度达到270门左右,朱可夫总共调来了14628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531门火箭炮,进攻首日的计划炮弹倾泻量为1970000发,总计2450个车皮,大约等于将10万吨钢铁砸在德军阵地上;另一方面,为了给苏军坦克和步兵照射目标,同时惊吓和震慑敌人的心神,朱可夫冥思苦想出了探照灯战术。
(希姆莱视察党卫军部队)
在战役准备期间,朱可夫亲自试验了探照灯战术的效果,方面军各兵种首长参观后一致同意。进攻当天在炮击过后,数千发五彩缤分的信号弹在空中升起,根据这一信号所有探照灯一起照向德军阵地,事实证明,德国人在那一瞬间已然懵圈,最初还响了一阵机枪,随后陷入一片寂静,被猛烈的炮火和耀眼的灯光完全压制,朱可夫见状命令缩短炮火准备时间步兵立即发起冲锋,到黎明时分苏军已经攻克第一线阵地。
这已经不是苏联人第一次使用非常规“丧心病狂”的战术了,在之前1943年11月解放基辅的战役中,瓦图京大将也曾命令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在夜间投入战斗,并要求所有红军坦克前灯大开,拉着刺耳的警报器,以机枪和大炮一路狂扫着快速推进,参战的德军将领梅伦廷形容这是“令人畏惧的场面,防御者要经得住这一切,就必须有健全的神经”。
(朱可夫在前线)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世界战争史上有哪些丧心病狂的战术)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