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经典的空战战术?
非常感谢您的邀请。也很高兴回答这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我是喜欢有点挑战性的作者。不想长篇累牍的写,只选几个有趣的地方写写吧!在空战中,没有经典战术一说,对飞行员而言,锁定,发射,命中,击落。就是优秀。而反之,被锁,机动摆脱,反制,击落对方,更加优秀。不存在经典的东西,只有保持高度,永远不要让飞机失速,显然生存是第一位的。要我说,横滚是起码的战术动作。小半径盘旋算一个。反拉反扣也是。再有低空大表速长坡角俯冲攻击也算一个。再者,所谓空战动作视作战对手强弱和战机性能而定。再结合机载武器而定。你总不能要求歼八做眼睛蛇机动吧。即使它可以做到,又有什么实战意义呢?不过零战在缠斗摆脱时,对着太阳飞的凌空拔起这个经典战术动作一直被历代飞行员沿用至今,大概就是空战中经典的经典吧!谢谢?军迷们的支持。谢谢好朋友们!
二,有哪些经典的空战战术手游
2019年11月上映的好莱坞战争历史大片《决战中途岛》以历史传记的纪录的形式,详实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中途岛之战的全过程。
军迷们在享受现代电影工业技术带来的真实海空大战震撼体验的同时,也在纷纷吐槽电影中表现的历史段落是否存在问题。
其中一个槽点是本片是以参加该战役的美国海军航母CV-6“企业”号的船员与该航母配属的VB-6舰载轰炸机中队为主角视角看待整场战役。
这导致电影基本没怎么提到美国海军其他参战部队和舰船,比如另一艘航母,CV-5“约克城”号以及她所搭载的VF-3舰载战斗机中队。
电影主角约翰·史密斯·萨奇就隶属于该中队,咱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他在中途岛之战中首创和使用的著名的萨奇交叉曲线战术。
针对零式战斗机的战术
1、战争之初,美日空战中,美国处于下风。
约翰·史密斯·萨奇(John Smith Thach),昵称“Jimmy”,1905年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1927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加入海军服役,1929年开始舰载机飞行训练,20世纪40年代加入VF-3舰载机战斗机中队并担任中队指挥官。
该中队后来从航空母舰CV-2“列克辛顿”号转移到“约克城”号上。萨奇在担任VF-3指挥官期间提出了他的经典“ Beam Defense Position”战术。
1941至1942年,美国海军舰载战斗机主要是F4F“野猫”战斗机,其飞行速度和敏捷度相比于同时期日本帝国海军的主力战斗机A6M“零”式都比较差,这导致美国海军舰载机在同日本战斗机进行一对一的空中格斗时都处于下风。
2、新型空战战术的创造
针对于“狗斗”(Dogfight,即空中格斗)时野猫战斗机因为速度和敏捷度不够而落后于日军飞机的问题,萨奇开始了他的战术研究,他的思路基础倒也简单直白——既然一对一打不过,那就干脆二对一的去打零式战斗机呗。
当然,单纯的两架飞机毫无逻辑的围攻一架敌机是行不通的,这两架飞机需要配合作战。萨奇找来了他的好友,同队的飞行员爱德华·亨利·奥黑尔中尉(Edward Henry “Butch” O’Hare,1943年阵亡),两人一起研究如何高效而致命的用两架野猫进行配合去击落一架零战。
经过多次纸面研究和实飞演练,他们最终创造出了之前提到的 Beam Defense Position战术(这个别扭的名字是萨奇自己起的),也叫萨奇剪刀。
- 战术详述
在具体解释萨奇剪刀战术前要稍稍强调一下,现实当中的空中格斗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娱乐作品中看到的那样,飞机互相进行很长时间的开火。
实际空战时,敌我飞机的飞行速度非常快,这导致双方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变化,相对速度更是快的恐怖,留给飞行员的开火机会和时间并不多。优秀的飞行员必须抓住非常短的瞄准机遇给予敌机致命一击。
基于这些,萨奇的想法是用两架野猫战斗机配合,一架飞机担任诱饵引诱敌机追逐,争取为另一架飞机提供足够多且有利的攻击机会。
2、配合上图,来谈一谈萨奇剪刀究竟是什么样的战术
图中蓝色的两条线代表美军的野猫战斗机(W1实线和W2虚线),红色的线代表日军的零式战斗机(Z).战术的具体方略为:
第一步:W1 先平直飞行吸引Z的注意。
第二步,W1在Z发现并追逐自己时立即改变方向(同时通知W2准备),朝W2的前方飞去,此时W1的飞行轨迹是与W2的飞行方向呈一定角度(Z的飞行轨迹也会如此)。
第三步,Z在追逐W1时会将自己薄弱的侧方和侧后方暴露在紧追而来的W2的前方,W2就可抓住机会向Z猛烈开火(图中红色爆炸图标就是W2对Z进行攻击的机会点)。
第四步,也是补充步骤,如果W2的攻击没有奏效,那么W1就立即向自己此时飞行方向的相反方向做S形运动,吸引Z追逐自己做相同轨迹的运动,而W2则向相对方向进行小幅度S形运动,抓住W1为自己创造的第二次,第三次攻击机会向Z开火,直到将其击落。
3、重点提示
W1和W2的诱饵-攻击角色并不固定,二者可以互相转换,谁当诱饵或谁去攻击都是随机应变的;这样的攻击运动次数不能太多,否则敌机会意识到然后跑掉(不过这个战术可以用到给被攻击的友军飞机解围之中)。
这个战术中,两架野猫会不断做相反方向的S型轨迹飞行,所以被称为“萨奇交叉曲线战术”,而这两个S型轨迹交叉很像剪刀,因而俗称“萨奇剪刀”(Thach Weave)。
中途岛-第一次实战
1942年6月4日,萨奇带领TF-3中队的6架野猫战斗机掩护从约克城号航母上起飞的轰炸机去攻击进攻中途岛的日军舰队。小分队在日舰上空遭遇了15-20架零式战斗机的围攻。
危急之中,萨奇下令小队两两一组使用萨奇剪刀战术同日军进行格斗,结果比较令人满意——本来应该在数量和质量上占优势的零式战斗机被野猫的新战术搞得晕头转向,总是在咬住野猫的同时就会在自己薄弱部位受到其它野猫的袭击,即便不被击落也不得不退出攻击状态,战术队形被完全打乱。
最后结果是,萨奇的小队以损失1架野猫为代价击落了4架零式战斗机,萨奇本人包办了其中3架。这次遭遇战证明萨奇的新战术非常出色,在之后的战斗中萨奇又击落了3架日机,成为了王牌飞行员。
结语中途岛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便将萨奇从一线部队召回后方。他们实在不想损失这样一位优秀的战术人才。
从此以后萨奇便不再参加一线战斗,转而专心进行战术研究和新兵培训,他将自己改进过的萨奇剪刀战术在军队飞行员中大力推广。
1942到1943年的瓜达尔康纳尔岛战役中,驻扎在亨德森机场的美军飞行员开始广泛使用萨奇的新战法,对日军战机构成了极其致命的威胁。
约翰·萨奇在1945年9月2日参加了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他于1967年从海军退休,1981年在科罗拉多州去世。而萨奇发明的“萨奇剪刀”战术至今仍在各国空中作战力量当中广泛使用。
三,空战战术动作详解
双机编队攻击战术
直接攻击 在攻击机与目标相向或同航向飞行时,使用导弹攻击。当目标处于中空或高空时,攻击机在目标探测距离和导弹最大发射距离方面占较大优势,可在空中或地面指挥所指挥下进行攻击。如条件允许,攻击机可以1000~2000米的负高度差进入目标前半球或后半球,当机载雷达探测并识别目标后发射导弹。攻击前通常打开电子战设备干扰对方,防止其进行攻击,而后飞机在上仰时以最大允许发射距离发射导弹。
钳形攻击 是指利用两个编队从不同方向同时攻击目标。如果对方发现一个编队并向其转弯,另一个编队即可占据有利战术位置对目标进行尾后攻击。此时,地面或空中指挥所对飞机进行引导,并观察空中情况和协调各型飞机的行动。其中有两种典型情况。
一是侧冀迁回,占位攻击。双机保持跟进队形从70千米外接敌,高度大约在4800~9200米,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目标机高度3600~9500米。距离40~60千米发现目标机,距离30~40千米时前位长机向一侧反转诱敌,后位僚机接敌并发射中距导弹,长机再反转进入攻击。若僚机攻击前被目标机锁定,则僚机实施反转诱敌,由长机转入攻击。
二是双向迂回,左右夹击。双机保持跟进队形,高度4800~9200米,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距离30~60千米雷达发现目标机,15~40千米锁定,双机同时向两侧分开,并反转迁回,再回头对目标机实施包抄夹击。
釜㡳攻击 是F-15、F-16等型机混合编队进行空战的主要战术,经常与“钳形攻击”组合使用,适用于中队以上编队空战。在空中预警机发现目标后,F-16双机立即机动至目标侧翼,并进行防御机动,吸引对方,迫使对方中队进行双机水平疏开,其中对方一个双机编队跟踪F-16双机,而后F-15双机投入战斗,对??F-16双机在低空从相反方向投入战斗,与F-15形成“钳形攻击”。如果隐蔽攻击失败,F-16将吸引对方跟踪,并展开近距空战。远处的F-15 在情况适宜时,有选择地发射中距导弹攻击。
水平疏开 在低空空战和条件不允许进行垂直机动时使用。其要领是数架或双架飞机同时施放有源干扰,并按预定角度沿水平面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做修正转弯。完成疏开后,继续接近目标,使敌无法发挥导弹发射的距离优势,同时可保障攻击编队顺利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向目标转弯后,先敌实施发射。
战斗开始前,为达成攻击的隐蔽性,战斗机双机须编成密集梯队战斗队形,前后距离200米以内,左右间隔100米以内。当与目标距离达到60~65千米时,敌雷达进入自动跟踪状态,编队立即改变队形。当发现在捕捉到目标的同时也被敌雷达截获时,飞行员立即施放干扰15~20秒,而后以30°~45°的角度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做修正转弯,并直飞60~70秒。直飞时间取决于修正转弯的角度,角度越大,直飞时间越短。直飞过程中为防止目标脱离雷达跟踪区域,飞行员应尽量缩小角度,修正自己的位置。
这些机动动作可最大限度缩短对方导弹发射距离,破坏其雷达自动跟踪,迫使其重新判断形势,重新定位和锁定目标,重新准备导弹发射。即便对方双机编队长机雷达锁定没有被破坏,从发现己方双机疏开到重新定位也需要50~60秒。利用此间隙,己方双机可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向对方转弯,并根据情况做如下选择:双机同时对对方实施攻击;长机对对方实施攻击,僚机对长机进行保障,或相反。假如己方双机完成疏开后,长机仍处于对方雷达锁定之中,长机应在转向目标后,重新施放干扰,掩护僚机对对方实施导弹突击。假如僚机处于对方雷达锁定之中,僚机进行保障,长机对对方实施导弹突击。
如果疏开后己方双机仍无法脱离对方干扰扇面,机载搜索雷达将受到极大影响,突击飞机应使用光学瞄准具和红外导弹。红外定位器发现目标距离短,开始时易丢失目标。这时另一架飞机应使用雷达搜索,并利用遥控密码通信提供目标指示,减少突击飞机的搜索时间。
垂直疏开 这是梯次配置的战斗机编队在接近目标过程中,以垂直方式疏开的战术动作,可先敌发射导弹和破坏对方导弹引导。该动作适用于中高空小编队空战,既可在进入导弹发射区域前使用,也可在刚进入时使用。机载雷达发现目标后,编队以密集队形接敌。达到锁定目标距离时,双机开始施放干扰,完成“垂直疏开”动作。具体方法是:长机开加力,以0.9马赫的速度爬升到适宜高度,僚机高度下降500米。
“垂直疏开”战术动作可以取得三个效果。第一,至少会有一架飞机脱离对方的探测范围,为实施隐蔽先敌突击创造条件。第二,长机具有高度上的优势,增大了导弹发射的允许距离,可为先敌发射创造条件。第三,获得较大高度差。高度差越大,先敌发射的时间越充分。高度差为2000米时,先敌发射的时间为5秒;高度差4000米时,先敌发射的时间为8~10秒;高度差7000米时,先敌发射的时间为15秒。在高度差9000米时,攻击机可获得绝对的先敌发射优势。
这里有一些战术要领。第一,长机应在进入优势区前即占据较大高度。第二,必须准确把握“垂直疏开”的时机,过早会暴露意图,过迟可能会被敌导弹击中。“垂直疏开”的准确时机是敌机载雷达转入自动跟踪状态时。第三,当对方占有高度优势时,优势越大,双机长机转入爬升的时机应越晚,而僚机应在对方发射导弹后迅速下降高度。即使高度差非常大,比如15000米,双机也不应同时下降高度,否则可能会落入对方导弹杀伤区域。第四,当双机具有高度优势时,既可爬升,也可下降。如果能在敌导弹发射后,双机迅速爬升和下降,机动效果会更好。为使敌导弹在最后阶段偏离目标,双机在爬升的最后阶段适宜做不规则横滚。
组合疏开 这是“水平疏开”和“垂直疏开”战术动作的组合。其要领是在接近目标过程中,飞机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完成修正转弯,同时改变飞行高度,达成编队疏开。“组合疏开”战术动作用于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前、接近目标的初始阶段和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后。
在接近目标的初始阶段,长机可在完成修正转弯的同时,完成爬升动作。僚机可在完成修正转弯的同时,完成下降高度动作。双机同时占据预定高度。在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后,长机在完成战术转弯的同时完成爬升,僚机完成战术修正转弯的同时下降高度,或相反。或长机爬升,僚机在水平面做战术修正转弯。
以F-16为例说明。其组合疏开战术有以下四种:
其一,左右(上下)分开,先后攻击战术。F-16双机保持密集队形从40~55千米处接敌,双方高度均为6300米。距离37千米时,F-16双机改为防御队形或跟踪队形。距离30千米时,双机左右分开,间隔保持5.5千米左右,长机爬高至7200米,僚机则下降至5100米,对目标机实施中距导弹攻击。距离11~19千米时,前位长机下滑接敌,僚机则反转拉开距离,并创造发射中距导弹条件。当前位长机完成近距攻击后,僚机恢复航向,在距离目标机约11千米时进入接敌,对目标机实施近距导弹或机炮攻击。
其二,左右分开,相互支援,下滑接敌战术。F-16双机保持防御队形,在55~60千米外与目标机单机构成正对头态势,高度7300~9700米,开加力速度0.9~1.0马赫,目标机高度 6000~7600米。距离约37千米时,F-16发射中距导弹,然后关加力防止前冲,双机左右分开。目标机则下滑至3000米摆脱,F-16长机再反转对目标实施攻击,僚机也反转支援长机,并下降到3000米至目标机侧后方实施中距或近距攻击。
其三,大间隔雷达跟踪队形接敌,前后截击战术。F-16双机保持前后跟踪队形,高度7000米,在距离约56千米时与目标双机正对头接敌,目标机高度约6400~9150米。 F-16发现目标后,开加力加速至0.9马赫,爬高至9150米以上,双机拉开至19~28千米,保持600米高度差,变换成大间隔雷达跟踪队形。前位 F-16首先选定其中一个目标实施中距攻击,然后反转脱离,防止遭敌中距攻击。后位F-16则改为前位,对另一个目标机实施中距攻击。如中距未能全歼目标机,再转入近距,力争占位目标机后方4~7千米实施近距导弹或机炮攻击。
其四,防御队形接敌,同时攻击目标战术。F-16双机保持防御队形,高度约为4600~10600米,从55~60千米外与目标机双机对头接敌。目标机双机保持前后跟踪队形,间隔0~4千米,高度大约为5400~6600米。距目标机约27千米时,F-16双机左右疏开,并对目标机实施中距攻击。距离 16~18千米时,F-16双机分配目标。相距13千米时,目标机双机横向间隔扩大至7千米左右,F-16双机则采取目视接敌,依威胁程度选择优先攻击目标,分别实施近距导弹攻击,攻击距离约7~9千米。
中队编队战术
中队编队通常由攻击和掩护编队组成。攻击编队主要是前出至对方编队侧翼,从低位突然实施导弹突击。掩护编队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敌人;随时将目标信息传给突击编队长机;佯动吸引敌机;在接敌紧急阶段施放干扰;火力支援攻击编队,并对其实施掩护。攻击和掩护编队的间隔和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间隔大小应保障两编队同时进入导弹发射距离。距离大小应保障突击编队在掩护编队进入对方发射区域前实施攻击。
侧方攻击 攻击编队在200~500米低空飞行,位于掩护编队前18~20千米,间隔15~20千米,观察瞄准系统置于光学瞄准状态。掩护编队在中空飞行,观察瞄准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起飞后或在投入战斗前,均保持这种队形。
当攻击机双机进入锁定目标距离后,掩护编队开始准备攻击,由其长机实施目标锁定。如果对方已先期锁定,掩护编队长机可施放干扰破坏敌雷达跟踪,僚机向左或向右完成修正转弯,并下降到低空,以期进入对方侧翼。在掩护编队佯动掩护下,攻击编队进入最佳发射距离,打开搜索雷达,以大坡度转向目标。发现目标后,急跃升,从侧下方突然对对方实施突击,掩护编队长机继续对对方施放干扰。如果对方在突击编队发射导弹后开始机动,将落入掩护编队僚机的导弹攻击之中。攻击编队应位于掩护编队的前面,在掩护编队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前先敌实施突击。
双头攻击 掩护编队在前,攻击编队在后,或离目标同样距离时,使用此战术。战术与侧方攻击相同。
使用某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时,两编队的距离为20~25千米。掩护编队根据使用不同导弹的距离要求,在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前完成修正转弯。当掩护编队飞机机动后处于攻击位置时,攻击编队的飞机应进入导弹发射区域。当两编队与对方距离相等,即攻击编队正好在掩护编队下方位置时,可对敌机实施攻击。
四,空战战术图解
感谢您的邀请,再此粗略分享下二战德军偷袭战术:德国轰炸机通常采取三机编队,编队当时比较密集,这样使轰炸机的自卫机枪就能形成比较密集的交叉火力。战斗机偷袭战术,以小编队方式进行,先敌发现的偷袭成为了最有效率的战法,事实上德国战斗机王牌们,几乎大半战果源于偷袭。经典的偷袭方法: 1、利用太阳。抢先发现敌机后,首先加速转到敌机和太阳之间,由于强烈的阳光的干扰,你可以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逼近到相当近的位置。(参考晚上开车时,迎面开来的开着远光灯的车对你的视力的干扰)空战中,如果有机会,就一定要利用好太阳,攻击时背靠太阳,逃跑时面朝太阳都是常用战术 2、利用云层 。这个是高阶技能,必须预判好双方的位置和速度,不然很容易丢失目标的。不过逃跑时钻入云层绝对是保命的法宝。所以,投入战斗前,有必要先注意云层的状况,对于保命而言,至关重要。3、从6点钟下方攻击敌人。这个角度是飞行员视线的死角,如果从这个方向进入,敌人很难提前发现。在攻击轰炸机的时候,这个位置也是很多轰炸机自卫火力的死角(基本上所有的俯冲轰炸机都是。但注意,四发战略轰炸机编队的弱点不在这里。)最经典的攻击方式是:从太阳方向,以较高高度接近,然后垂直俯冲到敌机6点钟下方,然后迅速拉起攻击。 偷袭不成的正规打法。合理的战法是基于对双方战斗机性能的了解的。事实上,大多少战斗机在性能上都各有所长,很少有一种战斗机会在各方面都优于另一种战斗机。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有哪些经典的空战战术?(有哪些经典的空战战术电影)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