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距离永乐盛世仅仅过了二十多年,盛世大明为何会发生土木堡之变?
“冤!”
看到这条问题,我非常想就只用这一个“冤”字作为回答。但若是真这样回答,悟空问答可能会认为鄙人实在是不识抬举。
那么我就将这个“冤”字扩充开来,细细说明白一点吧。
“土木堡之变”又被大多数人称为“土木之祸”,希望各位看官看完此文后,改称之为“土木之冤”。
公元1449年,王振(又是宦官,实在可恶)力排众议,要明王朝第六位爷,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正式拉开“土木堡之变”的序幕。
一冤,为什么要去收拾瓦剌?瓦剌部落其实在朱棣时期,被明军打败。明军虽然在图拉河(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把瓦剌打败,但并没有制止住瓦剌部落的东进。
瓦剌不久就把诸个蒙古部落,先后驱逐到寒冷荒凉的东北地区。这样一来,就已经和中国明朝接壤了。
瓦剌可汗也先最初面对明朝这个庞然大物时,非常谨慎。他派人不断进贡土特产,并效法匈奴、回纥向中国皇帝求婚。
在与中国明朝的求婚接触中,中文翻译官马云贪图也先的贿赂,并且炫耀自己的权威(一个小翻译官何来权威),向也先答复说:“皇帝已经允许。”
也先大喜。
公元1449年,也先贡马千匹,作为聘礼,来向明朝讨老婆。明王朝大吃一惊,告诉也先并没有这一回事情。
也先认为明王朝在戏弄他,由大喜转为大怒,立即向明朝发动攻击。
要知道明朝皇帝无论怎样荒谬,但的确都不是软骨头,当然选择开战,要教训一下北方这个小阿弟。
这场战争被后人分析的头头是道,原因一箩筐,但两国之间的误解才是导火索。
明王朝冤不冤。
二冤,军队战力不行。宦官王振算是个好大喜功的主,他认为收拾瓦剌就如同儿戏一般简单。
他忽悠朱祁镇前去亲征,虽然众位大臣都反对,但在权势面前的反对,显然无效。诏书下达的第二天,朱祁镇就英气勃发的上马出发。
如此仓促的战争,让军队根本来不及准备。皇帝大人还没到战场,军队士兵就已经开始饿死(没饿死的,也实在算不得幸运)。
饿着肚子的几个前锋军团遇着吃饱肚子的瓦剌,先后崩溃。于是军心不稳(早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不稳了)。
镇守大同的宦官这时提出警告,不能在前进了,连大同都危在旦夕。王振这才不得已,下令回京。但为时已晚。
打仗要靠人,人要依靠体力。饿着肚子的人有没有体力?
有些人说,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不如瓦剌军队,实在是冤枉了明朝的将士。都在饿死的边缘上徘徊了,谁还能战斗。
当初长平之战秦国围住四十万赵国军队,你要说这么多赵国士兵不能突围?实在是因为当初那些赵国士兵和此时的明朝士兵一样,饿得头昏眼花,走路都困难。
明朝士兵冤不冤。
三冤,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深爱着王振。即便王振死后8年,朱祁镇重新掌权后,还想着给王振立碑。
王振在土木堡之变中的作为如何呢?
明朝大军眼看局势不妙,立即往后撤退。走到距居庸关四十里的土木堡时,瓦剌的军队已经追上明朝后卫部队。
兵部尚书邝野立即请朱祁镇急速入关,但运送王振一路所搜刮的金银财宝的车队,还没有赶到。王政不顾朱祁镇的安危,坚持等候。
直到瓦剌大军赶上,将明军包围。这之前王振被悲愤交加的禁卫军官樊忠用铁锤击杀。而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生擒。
朱祁镇明明应该还有时间入关,逃过一劫。却因为等别人的珠宝车队而贻误机会。
朱祁镇冤不冤。
你们看,好端端的一个大明王朝,直接“冤”在自己人手中。
如果以上“三冤”都不能让各位喊冤,那么随后受之影响的于谦之死,那才是真的冤。
不过,那就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了。
1410——1424年,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本部鞑靼部,迫使蒙古鞑靼、瓦剌两部都称臣于明朝,北部边疆趋于稳定状态。而瓦剌和鞑靼之间也互相攻伐,也算给了明朝边境地区一个安定的局面。没想到1449年,明成祖朱棣的曾孙明英宗却被瓦剌的首领也先俘虏了,而且几十万大军覆没,短短二十多年为何发生这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朱棣北伐征讨的对象是谁?为何瓦剌能够崛起?蒙古建立元朝的末期,瓦剌和蒙古本部的鞑靼部已经开始互相不和谐了。瓦剌原来居住在叶尼塞河的八个支流周边,成吉思汗为了笼络这一部落,经常将上层的子女进行联姻,瓦剌成为蒙古的外部部落,瓦剌人并不是蒙古人。后来瓦剌人被称作漠西蒙古、卫喇特蒙古,成吉思汗将居住在草原的蒙古人称作草原百姓,而卫喇特蒙古则被称作“林中百姓”。
瓦剌有四大部落:和硕特部、准噶尔部(绰罗斯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还有一些小的部落,他们在蒙元时期开始南移东进,越过了阿尔泰山,进入新疆北疆地区,向东扩张和草原蒙古本部接壤。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向东向南扩张的瓦剌和鞑靼(蒙元正统蒙古人)经常因为草原的分配产生武装摩擦。
朱棣北伐的主要针对对象是继承蒙古元朝正统的鞑靼部落,虽然失去了中原地区,仍旧强大。1408年,瓦剌向明朝称臣,要求封王赏赐。1410年,北元大汗孛儿只斤.本雅失里被朱棣率领明军50万在斡难河畔(成吉思汗成名之地)击败,本雅失里只率领七个人逃跑。
1412年,瓦剌首领马哈木击败消灭了本雅失里(完者图汗),接着趁机攻打明朝,试探明军的虚实。1414年,朱棣亲自率军北征瓦剌,打到了图拉河畔(蒙古国乌拉巴托附近),瓦剌军队败退,第二年就纳贡称臣了。此时的瓦剌只不过是少部分的军队同明军作战,瓦剌首领的目的是试探虚实,他们的首要目标是瓦剌内部统一;然后是针对鞑靼,称霸北部草原;最后才可能对付明朝。
在如此状况下,瓦剌部和明朝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目标打击继承元朝的蒙古本部——鞑靼部,主要的进攻部队是朱棣的北伐军,瓦剌则是旁敲侧击,占据地盘,扩张自己的势力。
1434年(宣德九年,明宣宗最后执政年),瓦剌首领脱懽(也先可汗的父亲,明朝册封顺义王)等消灭了北元太师、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第二年(1435年,明英宗正统初年),脱懽又将瓦剌部的贤义王、安乐王诛杀,并且立成吉思汗的后裔脱脱不花为大汗,自己为宰相,把持朝政,统一了北部蒙古。1439年,也先继承父亲的爵位,瓦剌正式崛起了。
瓦剌著名的首领有:也先可汗(瓦剌帝国)、固始汗、噶尔丹(清朝蒙古准噶尔部叛军首领)等。(瓦剌和鞑靼地图,明初瓦剌向南向东发展最终于1435年统一北部草原)
朱棣北伐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鞑靼部,确实被打的一蹶不振了,而瓦剌崛起只是明朝战略的副产品,瓦剌部受损极小,而且逐渐成长,崛起了。(也先俘获明英宗剧照)
土木堡之变深层次剖析。1449年,瓦剌在土木堡包围明英宗的大部队,全军几乎覆没,明英宗被俘,很多人将责任都推到了宦官王振身上,他成了最大的“背锅侠”,这事误导了很多人,掩盖了很多真实的历史原貌。
一、瓦剌统一,明英宗朝野上下置若罔闻。
1435年,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的父亲已经统一了北方草原,这是明英宗即位的第一年。统一的北方草原还是按照往常一样向大明朝纳贡称臣,双方展开边境贸易。统一北方草原的瓦剌需要恢复元气,韬光养晦,积极发展自己的军事势力,离不开与明朝的边贸。
而明朝自朱棣之后再也没有进行北伐,明仁宗朱高炽(朱棣儿子)、明宣宗朱瞻基(朱棣孙子)、明英宗朱祁镇(朱棣曾孙)前14年得到北方边境安定都应该得益于朱棣的五次北伐,朱棣北伐的余威还在。关键是朱棣之后的三位君主对北方草原的统一、武装力量的数量、战斗力都几乎是一无所知,只是见惯了边境上的小冲突。那些大明的文臣武将们还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之中。
再者,瓦剌的军队对明朝的军队并没有那么多的敬畏感,他们根本没有被明军真正打败过,朱棣打败的大都是鞑靼部的军队。
在这一层面上讲,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及其大臣都有责任,根本不了解对手的作战能力。
二、当年英雄今安在?
1424年,朱棣病故于北征南还途中。跟随朱棣北伐的将士们多时有50万,少的时候也有十几万,他们的征战为朱棣带来了辉煌,为大明朝也带来了辉煌。有这些将士们在,明朝的北部边疆安稳了25年。
25年,在古代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到明英宗亲征时,朱棣时期的老兵们已经所剩无几,主要将领大都已经故去,下层士兵几乎换了一茬。明英宗率领的将士已经不是当年的明军了,战斗力已经不复当年了!
三、明英宗时期卫所制度的崩塌,明军战斗力低下。
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制度,自吹为不用花老百姓一粒粮食,但这种制度存在致命的缺陷。卫所制度中实行的是军户制,士兵带领家族的一个男丁(补丁——正军递补人员)和亲属一同前往卫所,卫所分给士兵一定数量的土地耕种,缴纳一定的赋税,士兵们轮番耕作和戍卫。
明朝初期军屯士兵每亩缴纳1斗粮食;洪武35年(1402年,实际为建文帝在位期间),每个军士缴纳12石正粮,6石余粮;1425年,改为每个军士征收6石正粮、6石余粮,到明英宗时期改为6石余粮,成为定制。为啥明政府几次三番调低士兵缴纳粮食的数量呐?
军户的军士们要远离家乡去卫所,水土不服等接踵而至。来到卫所耕种土地上交的粮食太多,同时要受到军官、宦官内监的使唤,替他们耕种土地,土地较好的位置都是军官所有,士兵的土地也比较贫瘠,士兵们的生活连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如,很多人都举家逃亡,不再担任军户了。
明英宗父亲明宣宗时期军屯已经开始废弛了,据《明宣宗实录》记载:
宁阳侯陈懋私遣军士操舟出境捕鱼、采木。或遣军士携银到杭州市货物。更侵盗屯仓粮食二十多万斤, 私役军士为其种田三千余顷。
陈懋是参与朱棣靖难之役的将领,获封宁阳侯。他让士兵捕鱼、采伐木头,让士兵到杭州做生意;将军屯的粮食20多万斤据为己有,自家的三千多顷田地全部都由士兵耕种。这只是卫所制度中军官的一个缩影而已,其他卫所的将领、内监大都侵占军屯田地、劳役普通士兵耕种。
面对这种情况,士兵们很多携家带口逃亡,做普通百姓都比军户强。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逃亡的军户人员多达1633664人次,包含正军、补丁、家属。明朝在全国共有547卫,每卫5600人,总兵力达到3063200多人(具体数字大约在3258173人),不包含家属,除去逃亡人数,总兵力在1624509人,逃亡了50%左右。这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明朝政府几次三番调低士兵缴纳粮食数量的原因了。
士兵们的生活水准降低了,很多发配的罪犯也成为军户,这样身份也降低了,还要受到军官们奴役和压迫。士兵们根本无心操练,担心自己苦难的日子,为明朝廷卖命值不值得。明英宗时期,明朝卫所里的士兵逃亡严重,留下的大都成了军官们耕种的农夫了,军队战斗力严重下滑。
四、瓦剌大规模打秋风。
1449年2月,瓦剌也先派2000人朝贡,却要3000人的赏赐,明政府大宦官王振没有答应,也先趁机准备大规模打明朝边境的秋风。少给赏赐并不是也先劫掠明朝边境的理由,最直接的理由是瓦剌已经强大了,要展现自己的实力,要抢东西,占地盘。
瓦剌兵分四路进行劫掠,有机会夺取地盘也最好。脱脱不花大汗、女真部(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兀良哈部三卫共计约1万瓦剌骑兵和2万女真、兀良哈士兵,三万人攻击辽东,为东路;西路为也先将领攻打甘州(甘肃张掖),兵力约3万人;中路军由也先率领瓦剌军队的精锐,再分两路,也先率领3万精锐攻打大同,另一路有阿剌知院率领2万人攻打宣府。瓦剌兵力布置为估计,也先手中至少有5万精锐骑兵,而不是所谓的2万骑兵,明朝自始至终都没有弄清楚瓦剌也先手中的真实军力。不过围困北京城的瓦剌联军大概有10万左右,包含了也先部队周边附近的各路人马,也先率领的是瓦剌的精锐部队,两路军队至少5万左右。
而明朝的军队号称50万也是有很大出入的,其实很多卫所的士兵并没有到齐(明英宗时期卫所士兵流失非常严重,减员50%左右),还要留一部分士兵留守卫所治所,最可能的明军总数是25万人(一说23万人)左右。
五、明军土木堡之变之前的两次作战证明了什么?
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的时间是1449年7月19日出兵居庸关,8月1日到达大同前线。这一路大军行走,也先的侦查部队早就得到了消息,也先集中手中的精锐没有和明军主力对战,还是有所顾忌的。
明英宗到达大同前线后,也先慢腾腾撤军,并为追击的明军布下了口袋。假如明英宗不命令部队追击,估计也先也无计可施了。偏偏明英宗命令几万前锋部队追击也先的骑兵部队,遭遇了惨败,于是明英宗打算打道回府。
大军撤退到达宣府时,瓦剌的骑兵部队追了上来,明军骑兵三万人阻挡追兵,结果导致全军覆没。假如明军作战能力出众的话,即便是前锋部队几万人和阻拦的三万骑兵全部战死,对瓦剌也先的部队要造成很大的损失,也先没有多大的能力敢来围攻明英宗的主力十几万人马。但结果肯定是这两次作战对也先部队的攻击和阻挡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足可以想见明军的战斗力下降的多么厉害。
土木堡之变前明军两次大规模对战瓦剌,证明了明军的作战能力非常低下,损失了7-8万人,根本没有伤及也先部队的根基,这才让也先的胆子越来越大,敢于围困数量多于自己的明军主力。(土木堡之变作战图,明英宗主力回师走的路线太曲折了,不然早就过了居庸关了)
六、土木堡之变中的王振、明英宗和大臣们。
如果按照正常的行军,明英宗及其主力应该能撤回北京,也先的部队追不上,毕竟明朝3万骑兵阻挡了他进军的步伐。大宦官王振希望明英宗到自己的家乡看看,荣耀一番。半途之中又担心这十几万部队到自己家乡肯定会践踏自己家中田地的庄稼,因此再次改变行军路线,导致也先部队追上了明军主力。
明军被也先部队追上之后,大臣希望明英宗到居庸关暂避一时,但王振不同意,军队驻扎在土木堡高地。土木堡此地没有士兵们饮用的水源,水源在15里以外得河流上,也先的军队占领此地。
不管是明英宗、王振、还是追随的大臣们将领们都犯了兵家大忌,这么多人没有水喝,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而自己混乱起来。
明军在土木堡掘地两丈还没有见到水源,士兵和将领们感觉岌岌可危。此时狡猾的也先派遣使者假装议和,要求了一些利益之后,军队主动撤离了。其实也先的骑兵部队移动迅速,暂时离开水源地的目的是让明军自己先为了抢水而混乱起来,然后骑兵部队趁机回军,攻击混乱抢水的明军主力,肯定留下了暗探观察明军的行动。明军也不是傻瓜,肯定派遣骑兵探查也先部队的踪迹,等走远了才开始抢水。
王振下令全军移营到水边安营扎寨,士兵们为了抢水,一时之间大军乱哄哄,手下的将军们也控制不住。此时也先部队趁机攻击混乱的明军,明军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防守,死的死,逃的逃,不战自溃了。
明英宗手下的部队肯定是最有战斗力的,也是不会太乱,这也成为也先部队重点打击对象,最终明英宗身边的将士们纷纷战死,突围没有希望。明英宗大度的跳下战马,盘膝面南而坐。也先手下的士兵们看到一个衣甲非常特别的人坐在那里,都想抢明英宗身上的铠甲。他们把明英宗带到了也先弟弟赛刊王账内。也先知道后立即前来拜见明英宗,待遇非常优厚。也先感觉非常惊喜,逮住了明朝皇帝,这下可以大捞一笔了!(宦官王振剧照,小学教师出身)
十几万大军不战自溃,这是明军自己打败了自己,加上愚蠢的指挥者,皇帝不被抓住才怪了!
土木堡之变的主要原因是军中腐败,导致卫所制度崩塌,士兵大量逃亡,剩余士兵作战能力大大下滑,这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则是王振的瞎指挥,贻误了行军的进度,被也先起兵追上。在土木堡驻扎犯了兵家大忌,没有水源导致军队差点溃散,被也先利用水源问题大做文章,突然袭击导致十几万明军不战自溃,明英宗被俘。
如同唐朝府兵制瓦解,募兵制兴起一样(导致安史之乱),明朝的卫所制度差不多已经名存实亡了,这也是明朝隐性“募兵制”的发端。
土木堡之变使得明朝开国功勋集团后裔和靖难之役的功臣集团几乎团灭了,文官集团开始崛起于明朝的朝堂,明朝的皇帝们不得不用宦官集团来制衡文官集团,明朝从此开始衰落了。
一个愣头青太监,一个冤大头皇帝,造就了明朝的土木堡之变!这完全是人祸所致,非大明国力抑或军力的问题!但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大明朝宦官专权的毒瘤在作祟!
从土木堡之变的具体过程,寻找失败的线索
话说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绝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崇拜的对象是宋朝的童贯,一心希望自己能扬名沙场,建功立业。于是,当大同屡屡传来瓦剌也先军入侵的消息时,王振便心动了,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并将一切军政事务把持在手中!连大将军成国公朱勇,也得惟命是从。将不领军,军心自乱!
在王振的率领下,明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到达了大同。这个时候,也先看到明军势力强盛,不可交锋,于是故意向北撤退,意欲引诱明军深入,伺机歼灭。这个计谋连大同镇守太监都识破了,并向王振作了汇报。王振不听,坚持北进!结果先锋部队被也先打败,王振却不知稳固军心,急忙后撤。
在撤退过程中,王振突然想到要“荣归故乡”显摆一下,于是命令明军撤退路线要经过自己的家乡蔚州,但走到一半的时候,有想起了军队人数众多,势必会践踏老家的田地庄稼,于是更改撤退路线,原路返回至宣府。结果导致士兵疲惫不堪,战力大减,又被瓦剌追兵赶上,明朝3万骑兵为掩护主力撤退,损失殆尽。
明军在瓦剌追赶下,一路跑到土木堡。这个时候兵部尚书多次请求退回到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愣头青王振不允许。土木堡地势高起,没有水源。附近的唯一水源又被瓦剌军占领。明军在此饥渴难耐,军心颓废。
这时候,也先假意议和,并主动撤退,明英宗信以为真。王振趁这个机会,下令迁移营地寻找水源。但明军饥渴已久,一哄而起跑向河水,军队秩序大乱。
瓦剌趁机机会,发起对明军的全力攻击。明军大乱,被瓦剌彻底打败。这一战,明军三大营几乎损失殆尽,功勋武将被一扫而空,随行朝臣也几乎全军覆没,堂堂大明皇帝明英宗被俘虏。而那个王振,乱军中被愤怒的明军将领一锤子杀死!
从找到的线索,看看土木堡之变失败所在
土木堡发生的之时,大明朝的仁宣之治才过去十五年之久,明朝国力正处于全盛之际,绝非瓦剌可比。况且京军为明军精锐,其时武备尚未废弛,军中仍然有朱勇、张辅等一干能征善战的武将,瓦剌虽屡犯边关,但真正对阵时,想要一口吃掉明军精锐绝非易事。这从土木堡之变时,也先多次避开与明军的正面战争上看出。面对慌忙撤退疲惫不堪的明军,也先亦不敢正面冲击,而采取灵活有效的疲敌惑敌之策,才缓缓吃掉明军。
因此,明军之败,非国力军力的问题,而实实在在的是人祸啊!人祸所在,一是愣头青王振,二是冤大头明英宗。
- 愣头青王振的瞎指挥。
一是不知兵而领兵。王振虽然读过点书,但完全是个军事白痴。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懂军事的将领去领兵,自己反正是御驾亲征的二把手,功劳总少不了自己的。但王振偏偏亲掌军政大权,连大将军朱勇都不能违背他的命令,甚至多次处罚劝诫的官员。不知兵而领兵,狂妄而自大,必然惨败!
第二、冒然北进,慌忙撤退。在镇守太监已报告也先诱敌深入的意图之后,王振在不核实的情况下,并命令大军北进,正好中了也先的圈套,导致明军第一次失利。这时候,虽说明军前锋战败,但明军主力尚在,如果稳住局势,以明军兵精将猛,自然不虚瓦剌。但王振一遇失败便慌忙撤退,动摇军心。可谓是土木堡惨败的开始!
第三、多次更改撤退路线。军队最忌讳的是朝令夕改,更何况明军慌忙撤退,瓦剌衔尾而追。军心已然不稳,士兵必然疲惫。王振竟然不顾实情,多次固执更改撤退路线,导致明军疲惫不堪,战力大减,更被瓦剌追上,骑兵部队全军覆没,丧失骑兵的明军依然成了案板上的猪肉,任人宰割了!这是土木堡之变的第二次惨败!
第四、拒绝入居庸关,坚守土木堡。选择土木堡作为驻扎地点就是个完全的失败,这让我想到了马谡街亭之战。驻守高处,又无水源。一旦无法迅速解决战斗,必然军心不稳。更何况,惨败的明军已然没了军心士气,退入居庸关是最好的选择,但王振估计此时还想着建功立业。可笑至极。
第五、移营取水。也先虽然撤退,但其真实意图尚未可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先摸清敌意,后采取相应措施。哪怕取水,也可采取换防模式,命各营地依次取水,相互掩护。贸然全军移营,导致军队陷入混乱,被瓦剌趁机突袭,土木堡惨败就此开始。
纵观全局,明军有一战之力,但王振的瞎指挥却成了覆灭明军的罪魁祸首。其实,即便明军在撤退途中,能组织起一场有效的反击战,未必便不能胜!但,谁让指挥者是愣头青王振呢!一将无能,害死三军!
- 冤大头明英宗
一、军政大权全权交由王振。明英宗的宠信是王振能够独揽大权的依仗。但御驾亲征,如此国家大事,一旦失败,明朝也将有亡国的风险。但明英宗偏偏能将军事指挥权交由一个太监,哪怕是让朱能参政军事也较为稳妥啊,当真是昏庸至极。
二、毫无警惕意识。明军土木堡惨败,是一个过程!明军在这个过程中,多次遭受也先的打击,损失惨重。明英宗岂能不知道?但依然宠信王振,毫无更改,连一点警惕心都不存在。整个过程,明英宗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如此帝王,也是可笑至极。
三、轻信也先诈降。明英宗唯一一次有存在感是在土木堡相信了也先的诈降。但当时,也先占据足够优势,明军困守高地,胜败其实已然注定。但明英宗偏偏相信了也先的投降,还让人书写诏书!可见其无知!
宦官当政的毒瘤
明朝的宦官当政的乱像,正式形成于明英宗之时,可以说是开启了明王朝的宦官之祸。而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可以说是宦官之祸的恶果。
明太祖朱元璋时,严命后世之君: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对太监的管理极其严格;但朱棣靖难之役的成功,太监的功劳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因此,永乐大帝登基后,非常重用、宠信太监,打破了明太祖太监不得干政的禁令!朱棣雄才大略,宦官自然不能专权,但之后历代君王,均沿用永乐惯例,重用太监,才略却远不及永乐,宠信无度,因此造就了明朝宦官之祸!
"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但明朝皇帝们之所以重要太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为了制衡朝臣的权利,维系皇权的专制统治!文官集团与皇权的斗争至始至终都存在着,但明朝的制度设计却天然存在着缺少权力制衡的因素。明朝虽然废黜了宰相制度,但内阁体系的存在,其权力之大,有时甚至超越宰相,对皇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而皇帝又缺少制衡内阁的手段,思来想去,只有身边的宦官对自己忠实可靠,身家性命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重用宦官制衡文官集团成为每一任皇帝的最优选择;同时,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又使得皇权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缺少制衡,导致皇权可以完全根据自己喜好赋予宦官权力,导致了宦官专政。
但归根结底,明朝的宦官之祸,其实是源于明朝没有找到皇权与文官集团的权力平衡点!权力失衡,必然导致乱象!皇权过大,又必然使公权沦为私权纵欲之所!
如上,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时,大明国力尚在,军力尚可,善战武将犹存,非国之罪,实乃人祸!君不见,即便土木堡失败后,精锐全失,大明依旧在北京保卫战中大败也先!但终究惨败,直接原因可以说是太监王振的瞎指挥与明英宗的昏庸所致,深层次原因则是明朝制度设计中存在权力的失衡,致使宦官当政!
是偶然,也是必然!
以上便是姑且说对本问题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我,期待互动与沟通!
秦始皇发明的皇帝体制,就是通过暴力或阴谋取得政权,然后溃烂的过程;不断重复的两千多年,被称作历史周期律。这是低级的政治文明,没有什么真正的研究价值,可以说属于归于历史垃圾堆的垃圾。
土木堡之变不可以发生吗?那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所谓永乐盛世有什么国家力量遗产吗?体制没有优势,军事没有优势,效率没有优势。郑和七下西洋建立在对民间的禁海之上,建立在财政负担之上的炫耀。朱棣反叛建文帝,理由是反对削番;可是他当上皇帝,同样削番;他的天子守国门言辞直接终结崇祯皇帝的大明梦,崇祯早该离开危险之地北京迁都南京。
联想到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高句丽没拿下,大隋却被所谓起义军拆散。朱祁镇被俘虏,朱祁钰登基当上了皇帝,瓦剌释放了朱祁镇却被其弟朱祁钰软禁。儒家之道德就是弱肉强食,男欺女、君欺臣、父欺子;要么就篡位。
朱祁镇做为明朝第六个皇帝,基本符合皇帝体制溃烂的速度,后面就病态维持。最强的唐朝到李隆基大约也溃烂起来。刘邦传位到重孙汉武帝之后基本就没有生气了。大宋徽宗钦宗被抓到女真国已经表示病入膏肓,是第八、第九位皇帝。大清道光皇帝是第八位皇帝,如果不算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位没有入关做天下的皇帝,就是第六位皇帝。
如果某个朝代前五个皇帝出了什么特别的事,可以研究一下。烂了,就算了。
历史垃圾堆里翻出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土木堡之变就是其中之一。土木堡之变印象最深的是朱祁镇带领的20万大军没水喝,挖地三丈打井也没有水,,饥渴难耐的军人最后狼狈扑向一条小河,在那里被埋伏的瓦剌击杀,皇帝被俘虏。
我是野谈杂论,都别抢答!我来回答!
导致土木堡病变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太监王振的怂恿和明英宗朱祁镇的昏庸,间接原因就是明成祖朱棣给了蒙古人喘息之机。
我们先来说说直接原因,王振是一个非常能说会道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阉割的乡村教师,深得明宣宗朱瞻基喜爱,在明英宗朱祁镇还很小的时候便被派去伺候英宗,从小到大,朱祁镇渐渐的依赖上王振了,尊称王振为先生,对王振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或许这是朱祁镇缺少父爱的一种表现,因为宣宗朱瞻基一直忙于国事,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来教育他。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图片来源:网络)
在张太皇太后和三杨内阁逐渐离世后,更没有了可以遏制王振的人,王振开始独揽朝政,甚至都把朱重八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子给摘了,王振违背祖训,按道理来说英宗应该治罪于他,但王振非但没有获罪,反而权势越来越大。
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给明朝送来马匹作为交换来要钱,王振充分发挥了生意人本色,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蒙古人悻悻离去,之后便攻打大明,王振力主明英宗亲自出征,明英宗年少血气方刚,再加上他历来崇拜自己的祖先朱元璋和朱棣,想创立不世之功,于是就发生了后面我们所熟知的事情了:明军大败,朱祁镇被生擒,王振被锤死,满朝文武死伤殆尽。
影视剧中的王振(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再来说说间接原因,在明成祖朱棣的时代,朱棣曾五次征讨蒙古,这五次征讨的中心思想就是谁强大打谁,谁出头干谁,在这种出征思想的影响下,瓦剌部落超越鞑靼部落迅速崛起。
虽然朱棣再次出兵,但因为军需后备问题而不得不班师回朝,因为国库的钱已经经不起朱棣用兵了,所以朱棣只是把瓦剌部落打到认怂为止。虽然被打的服气了,但瓦剌首领心里越发的记恨,瓦剌到了也先时代势力达到了极盛,而瓦剌向明朝进贡马匹只是为了制造事端,谁知明英宗和王振还真上钩了。
综上所述,盛世大明发生土木堡之变有两个原因:1,朱祁镇的糊涂和王振的怂恿,2,朱棣给了瓦剌喘息之机。
本文中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联必删。
我是野谈杂论,一个喜好历史的乡野村夫,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关注我,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历史知识。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距离永乐盛世仅仅过了二十多年,盛世大明为何会发生土木堡之变?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