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明打下来的?与之对比,是北宋得到燕云十六州难,还是明朝更难?

柚子 267

元朝末年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明打下来的?与之对比,是北宋得到燕云十六州难,还是明朝更难?

一,元朝末年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明打下来的?与之对比,是北宋得到燕云十六州难,还是明朝更难?

明朝能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宋朝不能。除开两朝综合军力差距外,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北宋建国时,辽国皇帝是有“睡王”之称的暴君辽穆宗耶律璟。

如果宋太祖赵匡胤当时北伐,北宋是有浑水摸鱼,收复幽云可能性的。但赵匡胤放弃了这次机遇,他选择先南后北,打南方去了。

等到太宗赵光义在位时,辽国皇帝已经变成辽景宗耶律贤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了。这两人都是明君圣主,辽国在他们治理下,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一点空子也不给赵光义钻。

赵光义后来发动的北伐,都是属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硬上”的典型失败案例。结果宋军在没条件的情况下,拿头撞铁,撞的一头包。而且还是一连两次。

最终,两次失利不仅极大的挫伤了宋朝人对北伐收复幽云的积极性,还挫伤了信心。以致后来没人再敢提收复幽云。

相比于宋初,元末的情况则大不同。

元朝末年的形势,很像东汉末年。都是农民起义,朝廷镇压不利,被迫放权给地方,继而形成豪强林立,军阀割据,朝廷统治空洞无物的局面。

当然,元末和汉末也不完全一样。

最大的区别在于:汉末群雄是在先剿灭农民军后,然后才开始的内讧。所以汉末三国的混战只在军阀之间进行,没农民军啥事;而元末则不同。元末的诸路拥元军阀在剿灭农民军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内讧。所以这就给了农民军坐大,逆袭反杀的机会。

公元1362年,这是一个关键年份。

这一年,朱元璋和陈友谅矛盾激化,大决战一触即发。此时,是一个元军南下,剿灭农民军的机遇。

然而,当时元廷内部居然决裂了。



元顺帝的皇后完者忽都和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结盟,拉拢官员,决定搞掉元顺帝。她们这一派被称为“后党”。

在地方上,割据河南大部、山西南部的王保保宣布拥护“后党”。

元顺帝为了保住皇位,自然也是拉拢官员反对皇后和太子。他这一派被称为“帝党”。

在地方上,割据河北、山西北部的孛罗帖木儿宣布拥护元顺帝。

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这两派先是嘴斗,后来直接兵戎相见。大决战,打得一地鸡毛。

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也正准备决战。但他们都怕元廷内部打不起来,所以起先,他们都在观望北方局势。直到确定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开撕,他们才放心大胆的决战。

公元1363年,陈友谅起兵六十万,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

当年十月,陈友谅兵败战死。

同一年,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激战。

第二年,元廷内部依旧激战。朱元璋则趁机吞并了陈友谅的地盘。

直到公元1365年,元廷内战才分胜负。以王保保最终击败孛罗帖木儿告终。

而此时的朱元璋则已经尽占两湖,江西以及安徽、浙江、江苏的部分地区。成为南方农民义军中实力最强之人。

元顺帝见孛罗帖木儿大势已去,没有利用价值了,为求自保,便派刺客杀了他。然后册封王保保为丞相,瓦解他和后党的同盟。并命王保保进驻河南,尽快扫清南方“余孽”。

结果,王保保受了元顺帝封赏,却不对农民军用兵。他带兵进驻河南后,调转头,直接就奔陕西去了。

当时,朱元璋正准备对张士诚用兵。他担心王保保会来打自己,就按兵不动。直到看见王保保挥师西进,与割据陕西的李思齐、张良弼开战后,他才放心大胆的东进,主动找张士诚决战。

如果当时王保保没有西进,而是南下,威慑朱元璋。张士诚或许还能多活几年。朱元璋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统一南方,继而北伐。

公元1367年10月9日,张士诚兵败,江南富庶之地尽归朱元璋所有。

此时,不仅远在大都的元顺帝急了,就连跟王保保对阵的李思齐等人也急了。他们一起致书王保保,表示能不能先停战?待消灭了朱元璋后,我们再打,行不行?

结果王保保不搭理他们,就是一门心思的要先灭了不服他的其它诸路元军。

后来元顺帝怒了,下了一道圣旨,免了王保保的一切职务。把他一撸到底。

结果,王保保根本不搭理元顺帝。他率军退据山西,把山西境内不服他的元朝官吏杀了个精光。明目张胆的在山西搞割据,拥兵自重,当土皇帝。把元顺帝气的要死,下旨让各路元军剿灭王保保。

眼瞅元军内部四分五裂,又要开战,朱元璋简直要笑死了。这是天赐良机,要是这都不能问鼎中原,都对不起老天爷的厚爱啊!

公元1367年10月21日,即张士诚集团覆灭的当月,朱元璋审时度势,果断命令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

随后,25万明军浩浩荡荡,渡过淮河。先进入河南,紧接着又杀入山东。

公元1368年初,即明军收复山东前后,朱元璋登基继位,建立大明。

明朝的建立,极大的鼓舞前方将士的士气。

按道理来说,南方“余孽”都称帝了,明军都打到黄河边了,元廷内部应该摒弃前嫌,共同抗明才是。

然而,元朝也是命中该绝。

王保保不认错,元顺帝也不想赦免他。他们两个就这么隔空冷战。

割据陕西的关中拥元军阀缺乏主心骨,对明军的态度模糊不清。以至于潼关这个绝对不能丢的战略要地,竟然也拱手让给了明军。

明军收复潼关后,徐达派人监视关中拥元军阀的动向。他则与常遇春、汤和等人,挥军渡过黄河,剑指元大都!

公元1368年闰七月,明军打到天津。元顺帝惊恐万分,急忙下诏认错,恢复王保保的一切官爵职务,命其统领天下兵马,火速到大都来勤王。但王保保接旨后,却依然愤恨元顺帝,故意不救,坐观成败。

当时,李思齐那帮人又看不下去了,主动派人跟王保保讲和,希望与他共同抗明。但是王保保不想搭理他们。

直到当年的八月二日,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仓惶北逃元上都,元朝灭亡后,他才慢吞吞的表示会发兵救援。然而为时已晚。明军已经牢牢控制了幽云地区。

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明朝能够相对顺利的收复幽云十六州,与元朝当时的派系斗争,四分五裂,是分不开的。

我个人认为,就算朱元璋推迟两年北伐,都没关系。因为元廷那帮人内斗,可能都不用等明朝来打,他们自己就能把元朝斗没了。



当然,元朝的内讧只是明朝能轻松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客观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明军的战斗力很强!而且深得北方民众的支持,能在战场上,凭实力完虐不得人心的元军。

因为攻克北京,收复幽云,从来就不意味着北伐结束了。守不住胜利果实,到头来,注定一切都是白搭。

北宋末年,宋军也曾从金人手里接收过幽云十六州。但宋军战斗力差,守不住,最终还是把幽云弄丢了。

相比于宋军,很显然,明军上下没有犯这种错误。徐达、常遇春收复幽云后,他们清醒的意识到:收复燕云,其实只是开始,北伐并没有结束!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所以,他们果断进攻山西,决心将王保保围歼团灭,为第一阶段北伐画上句话。

但王保保毕竟是名将,明军收复幽云的过程太轻松,以致上下都产生了一种元军不堪一击的松懈心理。王保保敏锐察觉到,这是一个设伏围歼明军前锋部队的机遇。

于是,他在山西韩店设下埋伏,将轻敌冒进的汤和打得惨败,歼灭明军八千余人。

汤和惨败后,王保保立即反攻,而他的目标就是大都城。

王保保当时心里盘算:如果徐达不派兵救援大都,他就攻下大都,迎接元顺帝归位。如果徐达派人来增援,他就在大都城外以逸待劳,设下圈套,再伏击明军一次。

这是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无论徐达选择哪条路,王保保都是胜利者。

但是,徐达也不是吃素的。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名将,他看穿了王保保的小九九,没有顺着王保保的套路走。

他决定,大都城不要了!明军继续西进,向太原进攻。太原是王保保大本营,他如果不想老巢被抄,就必然要回援。只要王保保敢来,自己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给元军设个埋伏。

如果王保保不来,也没关系。大不了,他和王保保互换主场。

后来事实证明,徐达的设想是对的,王保保听说徐达没派兵回援,而是剑指太原,果然慌了神,立刻率主力回救太原。

不过出乎徐达意料之外的是,王保保进军之神速,居然赶在徐达攻城之前,在太原郊外截住了明军。这个人,很厉害!

元军截住明军之后,双方立即便发动试探性攻击。这一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汉人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正面死磕。

由于两边都是名将坐镇,且双方的部队也都是精锐。所以这次正面遭遇战,双方都只是试探了一下对方的虚实后,就各自收兵了。

几天后,明军增援部队赶到。常遇春在与徐达商议后认为,王保保的部队并非草包,如果硬钢,肯定会死不少人。因而他们便想出了一个夜袭元营的计划。

这次夜袭战,明军非常打得非常成功,几乎将王保保的十万元军打的全军覆没,这是汉人骑兵历史上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王保保惨败后,带着护卫狼狈逃亡宁夏、甘肃一带,收集残部,决心东山再起。

攻克山西后,徐达正式进攻陕西。当时驻守陕西的李思齐、张良弼等人都不想打仗,所以在面对徐达进攻时,他们都直接投降了。

后来张良弼复叛,被徐达消灭;李思齐被朱元璋派去招降王保保,但被王保保砍下了一支胳膊。最后伤重而亡。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区落入了明军之手。明朝第一阶段的北伐,才算是正式画上句话。

后来明朝还有多次北伐。都是硬仗,但明军凭借不弱的综合战力,屡次挫元军。虽然明军也有一些败绩,但总体来说,还是胜多于败,能够在战场上压制北元残余。

如果宋朝君臣,无论是宋初还是宋末,能有明初君臣班子的水平。可能幽云十六州,早就收复了吧。

什么是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全境,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地区。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

石敬瑭为了让辽支持他当皇帝,向契丹人许诺事成之后把燕云十六州给它。于是,石敬瑭当皇帝后,一面对辽以父礼事之,一面把燕云十六州给了辽。

北宋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尝试

在北宋之前,后周世宗柴进进行过北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莫州和瀛州,可惜后来世宗病重,不久去世。一年之后,也就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国号为宋,他就是宋太祖。

  • 宋太祖赵匡胤的尝试

他一开始并不想直接用武力收回燕云十六州,而是想用钱赎买回来。但他计划还未实现,就去世了。后来他弟弟赵光义继位,也就是宋太宗。

  • 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一次尝试

979年宋太宗亲自出征,开始第一次北伐。可惜在高粱河战役中,宋军大败,宋太宗负箭伤,乘驴车逃走。第一次北伐失败。

  • 宋太宗赵光义的第二次尝试

986年,宋太宗兵分三路北伐,他自己没亲征。可惜,这次北伐还是失败了,宋军损失惨重。

这两次失败使得宋朝君臣对收复燕云十六州丧失了信心,从此不再提收复燕云十六州之事。直到宋辽澶渊之盟,宋从法律层面上承认了燕云十六州归辽所有。

小结

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失败,一方面是自身政治制度的问题,另一方面是那时的辽正处于强盛时期。因此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难度自然很大。

下面讲讲明收复燕云十六州。

元朝当时情况

当时北方的红巾军已经消耗了元朝的大量的主力部队,使得元很难抽出手来消灭南方的叛军,这才给了朱元璋机会,让他统一了南方。

收复燕云十六州

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朱元璋军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朱元璋军所有。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四月,其北伐军队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这时,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京),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后来明相继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其它地区。

总结

朱元璋时期的元朝已经是奄奄一息,与北宋前期的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北宋收复燕云十六州比明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更难的。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其地域包括了现在的北京、天津、山西北部与河北的北部。这些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都是中原汉王朝重要的北部防线。

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到明朝彻底收复,这片北方屏障被外族统治超过四百年。由于没有幽云十六州的地理保护,北方游牧民族铁骑可以长驱直下,毫无障碍,给中原朝廷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带来巨大的压力,对中国政治版图产生深远影响。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水陆并进,势如破竹一个多月内就收复三州,气势如虹,大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架势。但在攻取幽州时,突然病重,不久去世,北伐之事功败垂成。

宋太宗赵光义进军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结果宋军大败,宋太宗也身中箭伤,乘驴车逃走。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一直未能收复。

再到后来大辽军队长驱直下,想要一举消灭北宋,在名相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御驾亲征,最终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自此收复幽云十六州就不了了之。

朱元璋在南京誓师北伐,由大将军徐达和常遇春经略华北。徐达采取朱元璋拟定的“断其羽翼”的战略,先是攻克山东、河北等地,再挥师元大都(北京),元顺帝无将可使,无兵可用,只好向北逃窜到蒙古草原。自此,燕云十六州重新回中原王朝怀抱。

幽云十六州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五代后周柴世宗和北宋初期,中原统治者为收复失地发动了数次战争。但是都以失败告终。

究其原因,当时的大辽处于国家鼎盛时期,其国家实力完全是可以和大宋王朝势均力敌,甚至在军事上大辽骑兵对大宋步兵有压倒式的优势。这样的情况下谈论收复幽云十六州,其实是不现实,甚至不自量力的。之后的北宋以和谈保持了和平局面。等到南宋偏南统治,别说是收复有云十六州,就是黄河流域都无法染指。

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大元的国运已经衰微,蒙古统治者依旧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面对残酷的压迫,汉人揭竿而起,发动暴动,元军在起义军打击下土崩瓦解,朱元璋顺势而为,收复十六州,实在是天使地利人和使然。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 其中,幽、顺、蓟、涿、檀、瀛、莫七个州,位于太行山东南,称为“山前七州”,北部与燕山险峻地形相连,有多处天险可以据守。其他诸州在太行山西北,称为“山后九州”,那里山岭绵亘,地形复杂,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这是一片富饶辽阔的土地,东西长约六百公里,南北宽约二百公里,面积大约有12万平方公里。这里物产丰富,既有“桑麻枣栗之饶”,兼具“玉帛子女之富”。这里地势险峻,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北方著名的关口要隘,如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等,都分布在这一带。宋人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写道:“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蕃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公元936年,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后来后晋又被契丹所灭。石敬瑭所创建的后晋仅仅存活了十二年。可是,他割让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造成的危害,却长达四百多年,并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政治的格局和走向。正如《辽史纪事本末》所说,燕云“实今古之大防,自晋失十六州,为中原之祸者数百年。”

公元1122年,北宋与金国签订著名的“海上之盟”,约定一同出兵灭掉辽国。灭掉辽国后,金国将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还给北宋,北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历史常常惊人地相似。徽宗北伐和辽国打了两仗,战果和130年前宋太宗的北伐一样,二仗皆败。徽宗的北伐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徽宗不该有这个想法,也不是因为他联金灭辽政策的不可行,更不是因为辽军太过于强大或者金人不配合,根本的原因在于徽宗、蔡京为首的统治集团的腐朽不堪。在这个政权治下,居庙堂者正气不扬,昏庸无能;处江湖者怨气冲天,啸聚山林,这一切终使大宋军无斗志、武力不兢,使大宋“拥离散之人心以当大变,无一而非必亡之势(王夫之)”。1125年(宣和七年),辽国被金国灭亡。实 际上辽国面对金人已回天乏术,所谓的夹攻对金人可有可无,在大肆抢掠搜刮后,金人确实短暂将已成空城的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但马上就撕毁盟约,直接顺道长驱直下,把北宋也灭掉。宋史说:“契丹知中国不能用兵,由是轻宋。”后来辽国天祚帝兵败,很想投奔大宋,但是又恐怕如此大宋无法依靠,只好改投西夏。

公元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为主帅、常遇春为副帅,率领25万人打响北伐之战。北伐军按照朱元璋提出的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的战略,“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仅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攻占了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将蒙古贵族赶回大漠,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结束。 大明铁军在面对这场作战距离长、敌军战略纵深大且骑兵机动力强的战争时候,明太祖朱元璋设计了严丝合缝的战略规划:先取河南山东,剪除强敌元王朝两翼后,再利用运河水路优势,重拳直扑元大都。元王朝高机动力的骑兵部队,就被这步步为营的战术,一下遏住了要害。于是几乎就是蒙古骑兵满头蒙圈间,明军波澜不惊的推进,兵不血刃拿下元大都。明军刚入元大都时,山西元军主力汹涌杀来,眼看元大都岌岌可危。朱元璋却是面不改色,坚决把重兵砸向太原,宁可元大都不保也不撤——丢了又如何?打回来就是了!结果元军被乖乖牵鼻子走,只得半路折回来奔山西,反被明军迎头痛击,杀的就剩十八人。燕云十六州终于被收回来,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关于北宋和明朝攻打燕云十六州都是攻打但有本质不同。

首先,掌握燕云十六州的对手不一样。明朝初年的时候,是掌握在直接对手的手里;宋朝初年的时候,是掌握在间接对手的手里。明朝初年的时候,燕云十六州,是在蒙古人手里。蒙古元朝已经被元末的农民起义者打得没脾气了,一股脑儿往北跑。朱元璋是乘胜追击,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元朝统治者根本就抵挡不住,更别说守住燕云十六州了。宋朝初年,宋太祖、宋太宗统一中国的时候,还只敢把五代、十国的地盘作为统一的对象,还没敢想要把契丹辽国也一并给灭了。契丹辽国当时还是个新兴的国家,刚趁中原大乱的时候强势崛起。宋太祖一生都不敢轻易去和辽国相碰,他曾经试探着进攻北汉,后来听说辽国来救北汉,就迅速收兵了。宋太宗的时候,也是因为当时已经把北汉给 灭了,所以想趁着军威,去攻打辽国。攻打辽国的目的,也不是要灭亡辽国,而是要把辽国占去的燕云十六州给夺回来 。

其次,明朝初年和宋朝初年攻打燕云十六州的指挥者能力不同。明朝的指挥者是朱元璋和朱棣,这两父子都是在马背上滚过来的皇帝,指挥作战的能力是一流的,再加上他们是亲自指挥,亲临前线作战,很显然,皇帝御驾亲征的时候,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是非常厉害的。到了元朝末年,蒙古人已经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战斗力一代不如一代,完全没有当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在马背上四处征战的风采。而明朝军队正处于上升阶段,北伐军主帅和副帅徐达、常遇春,本身就是英勇善战的老将,再配上一个强大的军师智囊团,加上一帮精力旺盛、能征善战的将领,自然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宋朝初年不一样。宋朝初年,如果夺取燕云十六州的指挥者是宋太祖,而不是宋太宗,宋太祖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而且他肯定会亲自领兵作战,这样,胜算肯定要大得多。但宋太祖实际上没和辽国打过,和辽国打的是宋太宗。宋太宗是文人出生,不懂得带兵打仗。他前后和辽国打过两次,第一次打辽国,是在灭了北汉以后。当时多多少少有点仓促出击,是以疲劳之师迎对辽军的虎狼之师,所以最终打败了,而且宋太宗也因此受伤了。第二次打辽国收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宋太宗就再也不敢亲自领兵前往了,只是派了三支军队前去。不过,他不放心那些将领们,因此采用授予“阵图”的方式,搞遥控指挥。也就是预先把怎么打都设计好,让将领们按照这个打法来操作就是了。结果,在打仗的时候,将领们因为不敢违背宋太宗的命令,打仗畏手畏脚。因此,尽管宋朝的军队当时还是精锐之师,最后依然败得很惨。

还有间接因素。 宋朝立国300余年,强敌环伺。辽国、金国、元朝等等,个个都是不好惹的角色。就连西夏这种默默无闻的角色,也能经常侵扰辽国和北宋。到了后来,宋朝偏安于江南一隅,连自身生存都成问题,被金国和元朝追赶着打,更谈不上收回燕云十六州这种奢望了。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朱元璋的心机深沉、精准计算、运筹帷幄 。 首先是将领配备问题,在明军与元朝的几次交锋中,最令元朝抓狂的,正是朱元璋精准的选人。比如元朝从漠南和河西两线,对新生明王朝发起疯狂反扑时,针锋相对的朱元璋,在需要攻坚相持的河西战场上,选择了谋略型的战将徐达挂帅,而在追亡逐北的漠南战场上,则是由擅长高速骑兵战的李文忠一马当先。于是西北的定西血战,面对王保保的龟缩相持,徐达以虚虚实实的应对,一场奇袭战活捉八万元朝精锐。漠南的草原野战,面对元朝的轻兵游击,李文忠却以更快的速度快打旋风,一气拿下元朝上都,气的元顺帝在逃跑路上含恨而死。大明江山,就此奠定。故世人说,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和朱元璋之右者,确实是对的,尤其是朱元璋的战略思想。

所以北宋和明攻打燕云十六州,时势不同也。弱宋对的是强辽,强明对的是强弩之末的大元 ,还是弱宋难。 同时又印证了国弱必被欺这个历史基本规律。

毫无疑问,当然是宋朝比明朝更难得到燕云十六州了。

为什么宋朝会比明朝更难获得燕云十六州?仅仅是因为宋朝没有获得燕云十六州而做此推断吗?

当然不是。

那是为什么呢?

除了攻取燕云十六州时宋朝的军力不如明朝,最主要的还是宋朝面临的辽远比明朝面临的蒙古人更难对付。

其一:对手不同

当宋太宗北伐时,对于宋朝来说,面临的敌人是比自己建国更早的契丹大辽国,这是宋辽第一次大规模交锋。

而当时的辽国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拥有一定的实力,契丹人的辽已经不同于过去的北方少数游牧民族,而是兼有游牧民族骑兵优势和农耕文明国力优势的国家,一座座城墙加上骑兵,是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

而宋太宗时期面临的对手,是辽国有名的明君辽景宗耶律贤和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国在他们的治理下实力更加雄厚,面对宋太宗的进攻,能更正确的做出有效判断和回击。

宋太宗两次伐辽结果都惨遭失败,这对宋朝君臣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损失点儿兵马倒是没什么,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打击。

两次大败让宋朝君臣认为辽非常强大,潜意识里认为是不可战胜的,对辽的态度也由原先的轻视变得过分重视。从此之后,宋朝君臣再也不敢轻易动要回燕云十六州的念头,宋对辽在心理上就已经输了,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在宋真宗时期签定《澶渊之盟》时如此“爽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观明朝,朱元璋面临的是元朝的元顺帝,元顺帝远没有辽景宗耶律贤和辽圣宗耶律隆绪那么有能力有作为,元朝正是在他手里逐渐走向失控的。

早在朱元璋派遣徐达北伐前,双方的力量不断的此消彼长。一方面,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基本上统一了南方地区,实力大增,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元朝在各地农民起义军的不断打击下,早已经千疮百孔,实力大减。

徐达北伐时,蒙元已经没有完整的防线。徐达属于携胜利之师,攻打残元的溃败之军,一路上趁势攻击,蒙元残存势力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

另外,辽当时内部统一,基本上团结一致,而蒙元当时却有不同的势力,元朝朝廷并不能有效调动前方将领,这也极大的削弱了蒙元的作战能力。

其二:主帅差别

从北伐的主帅来看,宋朝第一次北伐时,宋太宗亲自上阵,但宋太宗的军事水平远不如徐达。

第二次北伐选择多路出击,但宋朝的将领自主性比较差,并不能有效发挥将领的才能,也没有默契的配合。

而朱元璋让徐达作为北伐最高统帅,前方一切战事由徐达统筹,可以随机应变,及时做出反应,这一点对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明朝和蒙元残存势的差距远比宋辽更大,更有优势,更容易收复燕云十六州。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的朋友随手关注,更多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宋史》,

《明史》。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元朝末年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明打下来的?与之对比,是北宋得到燕云十六州难,还是明朝更难?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折扣手游手游

折扣手游手游

最低折扣游戏盒子

下载游戏折扣

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