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宦官制度两千年,为何明朝宦官最有名?汪直、刘瑾、魏忠贤等?
这和明朝的内阁制度有关。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大小事务都自己一个人管,但皇帝的精力有限。于是后来有了内阁。但是内阁是一帮子人,有时皇帝一个人干不过一帮人,怎么办呢,就找身边的人帮忙,久而久之,宦官就参与到政事当中,于是明朝出现了帝权、宦权、阁权三权制约的现象。这为明朝宦官登上历史舞台、出名创造了条件。另外,这也和明朝皇帝的个性有很大关系,炼丹的炼丹,做木匠的做木匠,不上朝,宦官就走到前台了。
东汉和唐朝宦官也很厉害,甚至能够废立皇帝。不过,明朝宦官确实很有名。皇帝、皇族藩王、外戚、文武官员、宦官这五个部分构成明朝国家运转。明朝皇权加强,减弱了外戚和文武官员权力,这样宦官参与政事增多了,出名的宦官也增多。刘瑾、魏忠贤是宦官,参与走私勾结倭寇的汪直不算宦官,同名的汪直是宦官。
明朝,加强了皇权集权专制统治,朱元璋废除了丞相,皇帝工作量加大,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皇帝精力充沛,能力强还可以,但是,朱元璋也感觉事务太多,有些力不从心;朱棣感觉事务压力大,又设置了大学士内阁制度。明朝其余皇帝能力、精力赶不上朱元璋、朱棣,或者不喜欢政务和文官关系又处理不顺,就不得不启用宦官,让宦官参与政务管理。明朝的宦官郑和、冯保还是有能力,品质也好,对明朝贡献很大的。
朱元璋原本不愿意让宦官参与政事,曾专门在宫中铸造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碑。宦官大部分没有文化,见识见解不行,东汉、唐朝等许多朝代宦官干政结果都是危害了朝廷。
明成祖朱棣加强了对明朝藩王管理。明朝皇后又多是普通人家出身,外戚力量弱,参与不了朝政。明朝文武官员权力分散,有时候和皇帝意见不一致。这些情况导致明朝宦官参与了政事。宦官是特殊人群,还有一定生理缺陷,本身不能当皇帝,让皇帝放心,宦官又往往会顺着哄骗皇帝,投其所好,再加上明朝木匠皇帝,不愿意上朝的皇帝,喜欢炼丹药不务正业的皇帝也多,这样宦官就走到了前台,参与国家管理,所以出名的宦官也多。宦官刘瑾、王振名声不好,魏忠贤充满了争议,汪直名声一般。
东厂的增色,汪直督军辽东立下了战功,刘瑾站皇帝,魏忠贤九千岁,各有特色容易让人记住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中国宦官制度两千年,为何明朝宦官最有名?汪直、刘瑾、魏忠贤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