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记》中讲的'’王霸天下'’是什么意思?
谢谢邀请。
《礼记》中讲的“王霸天下”,用孔子曰解释,就什么都明白了。
《论语宪问十四》,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管仲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径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大意,子贡问,管仲不是仁者吧?桓公杀公子纠,自己不自杀,反去輔佐桓公。孔子回,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候,一统天下。民到现在还受管仲的恩赐呢。沒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恐怕还是披发纹身的野蛮人。怎么能象野夫村妇那样不明事理,自己掉到阴沟里死了还不知是怎么死的呢。
霸天下,一统天下,才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常社会秩序,才有《论语》曰的,“礼之用,和为贵”。
二,王霸之事是什么意思
请你出示"王霸天下"之原文
三,霸王天下指什么生肖
题主好!“王霸天下”这个词不在《礼记》中,是后人从该书圣教思想里提炼出的一种儒家治世理想。话题较大,下面仅从《礼记》原文出发,简析几句,供参考。
【1、“王”的含义】
书中该字有四个意思:(1)反省至极者,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如《文王世子篇》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2)礼德超世者,才有资格尊居王位。如《哀公问篇》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3)仁爱天下者,才有资格威居圣地。如《大学篇》说,“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4)公而无我者,才有资格统领天下。如《中庸篇》说,“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换言之,真正的“王”不指世间阶位,而指世间德位。
【2、“霸”的含义】
书中该字有三个意思:(1)指统治的势力。如《祭法篇》说,“共工氏之霸九州岛也”。(2)指孝极服众的能力。如《祭义篇》说,“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3)指超世的公道力。如《经解篇》说,“义与信,和与仁,霸王之器也”。
【3、“天下”的含义】
书中该字有五个意思:(1)指百姓。如《檀弓下篇》说,“三月天下服”。(2)指大地。如《曲礼下篇》说,“君天下,曰天子”。(3)指世间。如《檀弓上篇》说,“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4)指国家。如《檀弓上篇》说,“天下其孰能宗予”。(5)指政权。如《王制篇》说,“分天下以为左右”。
【4、“王霸天下”的内涵】
将上述连起来即知,该词就是:(1)《大学篇》说的儒家理想八条目,即“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2)《中庸篇》说的儒家忠恕庸德之道,即“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4、“王霸天下”的特点】
深究书中此意,主要是三个:(1)修养性。此话强调的是学人“先立品,后立身;先修己,后济世”的教育原理,不是通常理解的权谋野心。(2)道德性。此话强调的是君子“先明道正己,后施道正人;先自省自救,后公义救人”的处事原理,不是通常理解的市侩梦想。(3)教育性。此话强调的是“修身为世师,修德为世范”的教育原理,不是通常理解的逐鹿四方。
【5、“王霸天下”的同义词】
后世学者也用别的词汇表达近似之意,如“内圣外王”,揭示“修与行”的关系;如“安邦乐道”,揭示“知与行”的关系;如“王道乐土”,揭示“我与人”的关系;如“先忧后乐”,揭示“公与私”的关系,等等。当然,今人认为的“王霸天下”与古人不同,如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写过《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一书,专谈了大国政权观的发展史,可作为《礼记》的相关知识,对比着读,里面别意很多,此不赘述。
总之,儒家《礼记》中的“王霸天下”思想始终贯穿着“先己后人、先学后行、先省后师、先道后德、先孝后公”的顺序,宣说的是“人性论价值观和善恶论处世观”,是圣贤教育的理想目标之一。
四,王霸字儒仲文言文翻译
我一个小学毕业生,对历史没深研究请谅解。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优手游提供的《礼记》中讲的'’王霸天下'’是什么意思?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